河南部分奶农倒奶杀牛 进口奶粉抢生意国内奶农面临洗牌

新闻
网络
2015年03月03日 21:32

河南部分奶农倒奶杀牛,进口奶粉抢生意国内奶农面临洗牌。“每天一杯奶,强壮中国人。”如今看来只是一句口号。在让消费者强壮之前,脆弱的奶农先倒下了。近日,从河北到广东、从青海到山东,部分地区奶农倒奶风波持续发酵。中国奶农为何遭遇瓶颈?奶农们又该

【说法】

牛奶质量不达标+奶企限量收购导致滞销

原本销路很好的牛奶,为啥突然销售受阻了?1月12日,记者联系了某大型奶企业奶源部新乡负责人王森。“被退回的牛奶,多数都是因为质量不合格,各项指标不达标。”王森告诉记者,除此之外,也受时令、国际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针对这一说法,新乡一业内专业人士则认为,质量只是一小部分因素,最主要的因素还是奶企对奶源“保大舍小”,即保住大供应商,舍弃产量小的奶农。

“牛奶倒掉很正常,不合格的牛奶,只能被倒掉。”新乡市奶业协会会长、古固寨奶牛小区负责人王光利说,因为质量过硬,他们小区的牛奶没有出现滞销的情况。

“目前,花花牛的牛奶收购比较正常,下面的奶农,没出现这种问题。”河南花花牛集团奶源部李向阳向记者表示,之所以出现奶农倒奶,很大的原因是因为奶企对液态奶开始实行“限量收购”。

【探因】

进口奶粉抢生意 国内奶农面临洗牌

原本销量正常的牛奶,为什么会突然遭遇“限量收购”?让新乡奶农们想不到的是,他们的生意,被洋奶粉“抢”走了。

“经济利益是导致新乡奶农倒奶的根本原因。”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分析,今年,新西兰、澳大利亚奶粉突然降价,原本3.7元每公斤的奶粉,剧降到2元多,这对国内市场而言,是巨大的冲击。各大生产商进口洋奶粉,对国内奶农只能“限量收购”。

除洋奶粉冲击之外,奶农的养殖模式,也被业内诟病。

“三聚氰胺事件爆发以前,是散户散养奶牛;之后,开始组建奶牛小区;目前而言,奶牛小区也已落后,规模化养殖才是出路。”上述业内人士分析说,只有形成规模,降低成本,才能在市场上站住脚,才有话语权。

婴童在线©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