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爱尿床怎么办 应对大招

新闻
网络
2015年03月26日 12:39

刚出生的宝宝神经功能不协调,常常尿湿床单,在床单上肆意涂鸦。面对这些哭笑不得的地图,妈妈虽然无可奈何,但也可以忍受。尿床如果持续至3岁依然存在,就成了妈妈们的噩梦了。

宝宝老尿床怎么办?妈妈有什么好办法平稳过渡地图期?

宝宝尿床为哪般?

宝宝尿床正常or异常?

3岁以上儿童,若睡眠中不自主排尿,多发生于夜间,轻者数夜1次,重者一夜多次被称作遗尿。而3岁以内儿童、或大脑发育不全、脑炎后遗症、尿路畸形等所发生的遗尿,不属本范围。

此外,若儿童因白天游戏过度,精神疲劳,睡前多饮等原因而偶然发生遗尿者,也不属病态。

宝宝尿床为哪般?

与遗尿相关的各种原因包括:神经调节、膀胱功能发育延迟、尿道关闭不全、睡眠觉醒功能发育迟缓或觉醒障碍、激素分泌异常、精神、心理及行为异常,以及多系统器质性病变等因素。

其中,大约70%~80%的遗尿是功能性的,所以妈妈们不必太担心,大多数孩子通过适当的训练和一定的药物辅助都可以改善。

小贴士

晚上要叫醒宝宝再排尿

妈妈在夜间让宝宝起来尿尿时,一定要彻底叫醒宝宝,让他在头脑清醒的状态下排尿。让宝宝在朦胧中平卧排尿,这种方法可起不到帮助宝宝建立正常排尿反射的目的。

尿床后,妈妈不该做的事

1责骂

当宝宝尿床后,千万不要责骂他们。除了给宝宝增加心理负担外,责骂对帮助减少尿床毫无用处。要知道,尿床这件事,对每个孩子来说都是无可避免的。

2过早排尿训练

有些妈妈为了让宝宝形成良好的排尿习惯,在宝宝才几个月的时候就开始刻意地进行排尿训练了。但这么小的宝宝,其认知和语言理解能力尚不成熟,不能承受复杂的排尿训练,刻意而为反而会让宝宝因为排尿紊乱而尿床。

3让宝宝长时间坐便盆

有些粗心的妈妈晚上把宝宝唤醒后,让宝宝坐在便盆上,边玩边撒尿。其实有时宝宝只是坐在便盆上玩,并没有用心尿尿,这样做就不容易让宝宝把排尿与坐便盆联系起来,形成条件反射。

4刻意起夜

有些妈妈会在夜里反复叫醒宝宝,让他排尿。这样做,常使得宝宝的膀胱不能得到充分扩张,很难产生明显的尿意。不管宝宝的哭闹、挣扎,一定要他尿完了才能离开便盆,这反而会让他对尿尿这件事产生紧张和恐惧心理。

床单画地图,妈妈怎么办?

1.保护宝宝的自尊

首先应调整的是自己的心态。须知,宝宝也有自尊心。有些妈妈过分保护宝宝,即使就医,也是偷偷告诉医生我家孩子尿床。有些妈妈则是当着外人的面责骂自家孩子,这都不可取,妈妈们一定要耐心给宝宝讲明白,让宝宝懂得尿床虽不是光彩的事,但妈妈理解宝宝不是故意的,会和宝宝共同努力,帮助宝宝改掉这个坏习惯。

2.帮助宝宝训练膀胱功能

膀胱功能训练需要在白天进行,包括憋尿训练及中断排尿训练。尽量多给宝宝喝水,扩容膀胱,当宝宝第一次告诉妈妈想要尿尿时,给宝宝一个足以转移其注意力的玩具,尽量拖延宝宝的尿尿时间。例如当宝宝告诉妈妈,快要尿裤子的时候,告诉宝宝数到5才可以尿尿,此时即可完成憋尿训练,这样可以训练膀胱的功能,同时为了继发宝宝大脑皮层对排尿反射的敏感性。

中断排尿训练是在宝宝在排尿过程中告诉宝宝,开始尿尿、停止、再开始、再停止重复训练。同样是刺激宝宝大脑皮层的反射,同时也是刺激宝宝大脑皮层对于夜间一旦出现遗尿时能够立即清醒、停止的敏感性。

3.按时叫醒宝宝排便

有些妈妈心疼宝宝,就给宝宝塞尿盆,这对宝宝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是非常不利的。妈妈们一定要把宝宝叫醒,让宝宝睁开眼睛,自己走到厕所去排尿,宝宝彻底清醒了,慢慢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

4.避免孩子睡前过于兴奋或过于疲惫

过于兴奋或过于疲惫都会导致夜间睡眠过深,不易清醒、或不易被唤醒,而出现尿床。因此,在宝宝睡前,不宜与宝宝玩过于兴奋的游戏,在睡觉前,可以给宝宝讲故事,对其安睡很有帮助。

5.睡前减少喝水

尿床的宝宝在晚上7点开始就不要饮水,晚饭不宜过甜、过咸。宝宝饮水最好控制在白天用足量,以减少夜间膀胱贮尿量。

传统方法化解地图期

食物选择要注意更多

平时妈妈可以多给宝宝吃些薏米、山药、扁豆、黑芝麻、银耳等食物。更重要的是,应该注意让宝宝少食用可加重遗尿的食品,如:

◎过量的牛奶、巧克力、橘子在小儿体内可能产生变态反应,使膀胱膨胀并产生痉挛。

◎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大蒜、咖啡等使小儿过于兴奋,大脑功能失调,引起遗尿。

◎多糖多盐食物容易造成多饮水。

◎有利尿作用的食品如玉米、茯苓饼、赤豆、绿豆、鲤鱼、西瓜等可加重遗尿。

婴童在线©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