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增高医院哪家比较好 【以民为本】走平价之路

新闻
网络
2018年04月13日 15:09

 

自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于1968年首次提出生命教育的思想后,生命教育的理念就受到了美国人的高度重视。几十年来,生命教育不仅在美国,而且在世界的许多国家和地区传播开来,成为一种国际性的教育思潮。

美国:正确认识死亡

死亡教育是美国生命教育的核心内容。死亡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形式,名为谈死,实则是帮助孩子学会理性地应对生活中的死亡等不幸事件,让他们学会如何处理自己的哀伤情绪,以及如何对他人进行安慰,并逐渐懂得通过死亡事件来思考生命的意义。

为了推广生命教育,美国成立了各种专业协会,出版了许多专业以及普及型的书籍、杂志,如《生死学》、《死》等特别的杂志。此外,美国的生命教育的实施也因地而异,不同的州,采用的教育方式也有所不同。

英国:尊重所有的生命

在英国人眼中,尊重生命是最基本的素养。因此,在英国教育中,教育者会教导孩子尊重的对象不仅仅局限于人,还应该对所有生命都有爱心和责任感。

从幼儿园开始,老师就会严肃地跟孩子们谈论尊重和敬畏生命这样的课题;还有,他们把珍惜和爱护动物作为教导孩子珍爱生命的切入口,如带领孩子到野生动物救护中心,让孩子通过参观工作人员收容救治的受伤动物和遭到遗弃的宠物,从而懂得生命的意义,进而做到热爱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

德国:举办短寿展览

德国卫生部门认为,短寿展对民众的警示效果远远大于长寿展,因此将短寿展览作为德国联邦卫生教育机构的项目,每年在各个城市的博物馆里定期进行。而这些早亡者的资料主要是家属捐出的,因为他们认为这是有益于公众健康的事情。

博物馆里展示了众多名短寿者的档案资料,并按照名人、普通人分别陈列在玻璃柜中,每一位都有短寿原因的详细说明、照片和生前使用物品。这些短寿者的平均年龄还不到30岁。短寿展吸引了不少民众去参观,其中不少是医院里的病患和大、中学的学生。部分参观者表示,这些短寿者的介绍非常让人震撼,使他们意识到生命的可贵,应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韩国:模拟葬礼

近年来,模拟葬礼作为一种警醒人们珍爱生命的健康教育形式,越来越受到韩国政府、学校以及宗教团体的支持,已从首尔市扩散到周围地区。

模拟葬礼在韩国有多种叫法,既可称为入棺体验,又可称为临终体验。其主要环节有专家讲座、书写遗书、进入棺材模拟死亡等,旨在让参加者通过这些形式,体验到生命的可贵,从而更加珍爱生命,并以更积极健康的姿态面对生活,进而降低韩国的自杀率。这种生死体验活动已经蔓延至中小学。校方会组织学生到文化馆参观模拟葬礼展览,希望通过这种最直观的行为艺术,教育孩子要珍惜健康,尊重生命,热爱生命。

日本:生命教育,从幼儿园开始

在日本,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接受生命教育的熏陶。因为日本人坚信,孩子从小懂得尊重生命,长大后就很少会做出越轨的行为。

在孩子生日前,幼儿园老师会从父母处了解孩子的名字由来、成长照片以及出生情况等,在班里读给孩子们听,让大家感受到每一个生命都是独特的。这一系列生日活动的目的,是让孩子由此了解生命的由来,懂得诞生与成长的艰辛、喜悦和感恩,进而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婴童在线©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