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博仕医院行不行 为您铸就健康新生活

新闻
网络
2018年04月18日 16:19

历史课堂:尊师,从故事到电影

程门立雪

宋朝时,杨时和他的朋友游酢一块儿去拜见程颐,但是正好遇上程老先生闭目养神。这时,外面开始下起大雪,但二人求师心切,于是恭恭敬敬地侍立一旁,不言不动,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颐才慢慢睁开眼睛。当见到杨时和游酢站在门前时程颐吃了一惊,说道:啊!你们两位怎么在这儿?而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一尺多了,但杨时和游酢并没有一丝疲倦和不耐烦的神情。后来他们二人这种尊敬老师的优良品德,一直受到人们的称赞。

读后一语

如今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再加上家人的宠爱,在待人处事方面比较骄傲自大,甚至不懂得尊重他人。程门立雪表达了中国古代尊师重教的教育传统,而我们希望孩子能够从中明白尊重老师、爱戴老师是永恒不变的传统。

《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

《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由金哲作词,董希哲作曲,创作于四人帮被打倒时。由于当时读书无用论在中国中小学中还没消灭,文革余毒残害着千千万万中国人民的心灵。针对一些学生不尊重老师,不努力学习的倾向,董希哲决定写一首歌颂老师的歌曲。四处求人写词的他最后找到金哲,一看到曲谱金哲便激动不已,心中的激情化作笔下音符,很快便写下了这首经典歌曲的歌词。

静静的深夜群星在闪耀,老师的房间彻夜明亮。

每当我轻轻走过您窗前,明亮的灯光照耀我心房。啊,

每当想起你,敬爱的好老师,一阵阵暖流心中激荡。

《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节选

听后一语

温暖的曲调,感人的歌词,当小编听着这首被传唱已久的歌曲时,心里涌起无数感动。也许,曾经也是学生的我们在听这首歌时并没有多大的感想,而当我们在社会中打滚过后,才能体会到老师的辛苦。小编想,当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聆听着歌曲,给孩子讲你们的老师时,孩子一定会懂得对老师的那份尊重。

《烛光里的微笑》

《烛光里的微笑》讲述了体弱多病的女教师王双铃在接了一个乱班之后,兢兢业业地在平凡的班主任岗位上辛勤工作。她关心和爱护着每一个学生,以感人的人格力量教育和影响了一个又一个天真无邪的孩子,使他们健康地成长。影片歌颂了老师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

观后一语

影片的最后孩子们在教室里点着白蜡烛,面对着王老师定格在相片中的微笑,回忆着王老师生前的种种而哭得无法控制。看到这里,小编忍不住也哭了。也许,在现在的生活中,我们缺少一些平凡的感动。但是,当你带着孩子一起观看电影时,即使他的年龄小,但我们相信,孩子一定会被王老师和学生们深深感动。

让尊师蔚然成风

也许,我们现在听了太多关于学生不尊重老师的事情,小到遇见老师不打招呼、给老师起外号、不用敬语等,大到辱骂、殴打老师,甚至因此弄出人命。每当这些事故发生时,我们都会想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为何变得如此恶劣?尊重老师的精神是不是随着时代的进步消失了呢?这些问题究竟出在谁的身上呢?

事实上,要改变不尊师的这种现象,我们不能只单方面要求学生去改变,而是要学校、老师以及家长共同努力。

学校:学校是学生最重要的活动场地,因此学校可以定时举办一些关于尊师的演讲、观看电影的活动,让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环境氛围当中,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潜移默化地接受这些道理。

老师:如果我们想要得到他人的尊重,就要学会如何去尊重别人,即使是老师,也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去理解和尊重学生。当学生感到老师的尊重和付出时,他们也会付出自己的诚心。

家长:爸爸妈妈是孩子的榜样,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孩子。因此,爸爸妈妈首先要懂得去尊重老师,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这样孩子在潜意识中也会学着去尊重老师。

小编结语

尊师,是永恒不变的精神和话题。小编曾经当过老师,当站在讲台上面对着学生时,那一刻才真正理解老师曾经的苦心。也许,我们的孩子现在并不明白何为尊师,但相信,总有一天,他们会从心底真正理解、尊重老师。

 

婴童在线©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