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协和医院治疗效果怎么样 解决疾病难题 重塑健康

新闻
网络
2018年05月04日 10:24

产后至退乳期间的保养不可忽视

乳房位于胸前,由皮肤、皮下脂肪、乳腺腺体构成。是女性的特征,使女性身材凹凸有致,婀娜多姿。在青春期开始发育,逐渐由小变大,直至妊娠前,体积基本稳定。

妊娠期

妊娠从5~8周开始,乳房变大,乳头乳晕皮肤色素加深,胸部皮下的浅静脉扩张增粗。此后乳腺中有少许初乳产生,也是使乳房增大的一个原因。妊娠后乳腺由于受到多种激素的刺激,乳腺导管发生了增生性变化,腺体变厚,为哺乳做准备,这是乳房变大的主要原因。

产后

产后乳房变化的产生是由于血中泌乳激素的作用,促使乳腺的生理功能分泌乳汁,哺育后代,泌乳期数月至数年。泌乳分产后初期(1~3天),此时乳汁为初乳,量不多,价值很高;3~7天乳汁称为过渡乳;10天以后称为正常乳,数量逐渐增加,乳房体积就进一步变大。乳汁排空后,体积变小。

退乳后

停止哺乳后3个月,乳房大致恢复到孕前水平,指的是乳腺小叶、导管等微观结构的变化、激素水平变化、腺体发生了萎缩。乳房会变得扁平、下垂、松软。皮肤可能出现妊娠纹,乳头乳晕颜色变浅,乳晕面积较孕前扩大了。

如上所述,乳房变化最大的就数产后至退乳阶段了,这个阶段也是我们要做好乳房保健措施的关键时期。

哺喂母乳,确保乳房健康

众所周知,哺乳对妈妈乳房的健康是非常有利的。世卫组织主张哺乳时间至少1年,最好在2年以上到自然离乳,这是双赢的事情。不过在哺乳阶段乳房也是比较脆弱的,需要产妇们的悉心照顾。

乳胀

在此阶段易出现乳胀问题。由于激素使乳腺血管充血,血液供应增多,乳房体积较产前增大,称为生理性乳胀。生理性乳胀有轻有重,与乳房护理、宝宝吸吮频率有很大关系。

如果护理不当或者乳头条件不好,宝宝吸吮少,会出现病理性乳胀。病理性乳胀,乳房坚硬如石头,高度充盈,产妇可出现发热、严重疼痛,会非常痛苦。

保护对策

●孕前评估并矫正乳头的畸形,产后多加关注及加强护理。

●早吮吸,有效地吮吸,如达不到要求,可用吸乳器替代,次数时间都足够。

●采用正确的哺乳姿势,使宝宝正确地衔乳头,提升母婴配合技巧。必要时使用一些辅助哺乳产品。

●乳胀较严重时,要进行手法按摩,这是一个有效的治疗手段。

●产妇营养支持问题,在产后1~3天,应消化半流食,食欲好转后进食普通饭。确保饮食均衡,不可过早、盲目催乳。

●保证纯母乳喂养,妈妈在哺乳早期就要坚定母乳喂养的信心,与宝宝早接触,早吮吸,还要坚持按需哺乳。

乳头皲裂和乳头炎

这个也是比较常见的产后乳房问题,哺乳1~2个月之内最普遍。

由于乳头乳晕皮肤较薄,不耐摩擦,多数产妇会出现乳头皲裂,乳头脓包、出血,这会导致发生乳头炎、溃疡,甚至发展为乳腺炎。有乳头扁平、乳头凹陷的产妇,以上问题出现概率更高。

保护对策

●孕前产后矫正乳头畸形,做好乳头护理。

●指导正确的哺乳姿势和衔头方法。发生皲裂时,可以使用乳头保护罩、吸乳器等辅助喂养用品。

●每次吸乳后,乳头要使用外用羊脂膏等乳头皮肤保护用品,预防皲裂或帮助尽快愈合,或者也可挤出乳汁涂在乳头上待自然风干。若有溃疡、化脓等需到乳腺外科及时就诊。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

这是一个对母婴危害最大的乳房健康问题。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多发生于初产妇,产后7周占20%。

发生的原因通常是不够注意卫生,乳汁淤积,婴儿口腔细菌经乳头皲裂处和乳腺导管开口处进入乳腺内部,细菌在温暖、湿润、营养丰富的乳汁中大量繁殖,乳汁未能及时排出,而造成乳腺组织的感染化脓。

保护对策

●及早处理乳头畸形。

●及时与宝宝早接触、早吸吮,尽量避免病理性乳胀。

●及时处理乳头炎,避免发展成乳腺炎。

●按需哺乳,及时有效排空乳房,避免淤乳。

●及时就医,就诊前坚持哺乳,或用吸乳器吸出乳汁。

客观调整,支撑乳房形态

乳房形态变化虽然明显程度因人而异,但这是现实存在不可能避免的。因此要预防并减轻乳房下垂扁平的发生,除了积极哺乳确保健康外,还要靠平时对乳房的调整呵护:

●首先,要尽量使用支撑型乳罩。

●乳罩吊带要宽,承担乳房75%重量。乳房大部分要包在罩杯内,根据乳房体积的变化更换乳罩。

●产后要戴纯棉材质、哺乳专用的乳罩,要注意不要过紧,以免发生淤乳。

文|薛镭(主任医师,北京和美妇儿医院乳腺外科主任,原复兴医院普外科主任) 编辑|李小涵、聂红 美编|王德华

 

婴童在线©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