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一次在公共场合,看到爸妈逮着自家孩子一顿训:在家看你挺老实,怎么出门就专门捣蛋又闯祸?出的这些鬼主意存心遭围观,让我丢尽脸,下次再不带你出门去!为什么孩子一到公共场所就变熊?
变熊场所:游乐园里
变熊事件:充气城堡当成了自行车,拔掉了气门芯
场景再现:熊孩子喜欢干的事,不是在充气城堡上蹦蹦跳,而是拔掉了充气城堡其中的一个气门芯,眼睁睁看着城堡的地基下沉,楼房的一面墙倾斜塌扁此时,正在充气城堡上玩耍的孩子仿佛遭遇地震般惊呆了,等反应过来,哭的哭,逃的逃。熊孩子搞出了美国灾难大片般的后果,自己也吓傻了。
熊孩子小委屈:看到爸爸给自行车打气觉得很好玩,问过他为什么气不漏,爸爸说那是因为打气的地方有气门芯,谁想到充气城堡这么经不起漏气呀!本来就想看看叔叔怎么给这么大的城堡充气呢,爸爸的自行车漏了气,不是路边修车摊上借个气筒就打足了气?
妙方应对熊孩子:那就借个手动打气筒,罚他为爸爸的一条车胎打足气吧。熊孩子马上就能发现打气这活儿不好干,吃奶的劲才能将气筒压到底;连续压气筒空气才往车胎里走,稍一停歇就往外呼呼直冒气。打气打得一身汗,一条车胎还没变得圆滚滚,爸妈就可以启发他:你把充气城堡里那么多的气都放了,工人叔叔要花多大的力气才能把气重新打足、让小朋友玩?
变熊场所:大型超市通道
变熊事件:一大排手推车被绑上了透明胶带
场景再现:超市的空手推车连成一大排,今儿发生了怪事:投币取车的顾客发现手推车之间像粘了胶水一般拉不出、推不动。便有顾客恼火地去跟超市工作人员反映,超市工作人员检查了半天,才发现互相卡紧的手推车之间,被刚刚在这里躲猫猫玩的熊孩子绑上了透明胶带。
熊孩子小委屈:空手推车要付钱才能取出,把它们都绑定,就不用花钱了呀。旁边的手提篮一样可以用,搞不明白这些大人为啥气冲冲。
妙方应对熊孩子:爸妈和熊孩子一起动手,不但把透明胶带都剥掉,更给熊孩子1元硬币,让他反复玩取车归还的游戏,让熊孩子明白,不少爷爷奶奶年龄大了拎不动东西,没有手推车只有提篮用,买重东西会闪着腰。而且取出空手推车的那一元钱,只要在规定的地点还车,手推车就会吐还你。超市是为顾客无偿提供手推车,之所以要先投1元钱,是为了预防手推车乱放和丢失。
变熊场所:超市的水果架旁
变熊事件:每个桃下藏块冰
场景再现:看到超市冷冻柜里,鲜艳新鲜的三文鱼和大虾都放在冰块上,熊孩子兴奋不已。只见他在冷冻柜和水果柜之间穿梭,跑来跑去,直到理货员大妈出来喝止:干啥要在水蜜桃底下藏块冰?不知道桃子沾了水,烂得快吗?
熊孩子小委屈:鱼虾怕热,爱吃冰,桃子就不怕热?我看那些白胖的桃子装在蒸屉里,怕热得很呢。做好事还挨骂,我的委屈比天大!
妙方应对熊孩子:要想爸妈原谅你?熊孩子要去把超市货品不同的保鲜方法查个遍:比如冷饮和速冻食品要装在零下18摄氏度的冰柜里;酸奶、鲜奶和新鲜果汁,要装在零下4到零下7摄氏度的冷气柜里;蔬菜柜会每过2小时喷上清凉的细密水珠,防止蔬菜变干及产生内热;水果都要放在冷气柜旁边,但一点水也不能沾,不然水果很容易烂的呀。
变熊场所:市民广场
变熊事件:引一众小小孩在音乐喷泉洗淋浴
场景再现:广场上,音乐水瀑开启,清凉四溢。原来这是一个喷泉广场,喷泉边的游客纷纷后退,只有熊孩子带着更小的孩子往里冲,一面笑闹钻水帘,一面引逗小小孩洗淋浴水帘随着音乐的节奏上下蹿动,左右弹射,躲让水帘的本领,懵懵懂懂的小小孩怎么比得上熊孩子?第二天,一位一同玩的小小孩就因为淋了喷泉水,耳朵和娇嫩的皮肤都发了炎。
熊孩子小委屈:淋了喷泉水就能生病?你看《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天天出入水帘洞,也从来没有生过病。我就是那天天进出水帘洞的孙大圣!
妙方应对熊孩子:妈妈可以问问熊孩子:要是你真是孙大圣,小猴子怕跳水帘洞,你应该怎么帮他过去?小猴子生病了,孙大圣应当怎么做?熊孩子不是一心想当领袖吗?那就要让他有个领导者的样子!比如,熊孩子会告诉同样爱玩水的小小孩:哥哥教你怎么跑,才可以钻过水帘洞,身上一点也不湿。头脸淋湿要擦干,马上回家洗个澡,耳朵皮肤不发痒。妈妈会发现,有时这能量无限的小哥哥,号召力惊人,哄起小小孩来,比小宝贝的妈妈说话还管用呢。
变熊场所:快餐店的游乐区
变熊事件:番茄酱用来印脚印?
场景再现:熊孩子进了洋快餐的游乐区,是在玩滑梯和跷跷板吗?不,他的把戏是手攥小包番茄酱,涂在脚底板上,而后一路得意洋洋走过去,一路走一路回头欣赏自己的红脚印。连好脾气的引导员姐姐也怒了:你这孩子怎么回事?这番茄酱滑溜溜的难清洗也就算了,滑倒了小孩子,谁负责?
熊孩子小委屈:他们能印红脚印,我就不能印?从大商场走到娃娃们的图书柜和玩具柜,地上不是印了一连串的红脚印吗?不信你去看!
妙方应对熊孩子:首先肯定孩子的观察力:妈妈都没注意到地上有红脚印。其次解释商场要在地上因红脚印的原因:是为了让小孩子一看就知道,哪里有自己爱吃爱玩的东西。最后满足孩子对脚印的自我欣赏为啥不尝尝自己做的小脚印呢?从网上买来小脚印形状的饼干拓模,妈妈准备好番茄酱和面粉,和孩子一起做小脚印手工饼干,把做好的饼干带给引导员姐姐,作为道歉的礼物!
变熊场所:公园里
变熊事件:吹泡泡大王对准美女吹肥皂泡
场景再现:买了吹肥皂泡的小瓶子和吹管,熊孩子就成了吹泡泡大王,吹出的泡泡大套小、手拉手、一连串,引得更小的孩子在公园里跟着跑。一会儿,闯祸了,熊孩子将吹管对准美女吹,美女姐姐反复避让,终于厉声说:你这孩子怎么这么熊,跟你说过了我这衣裳不能沾肥皂!
熊孩子小委屈:喜欢你才对你吹!肥皂泡又不脏,多大的肥皂泡手一戳就破掉,为什么美女姐姐这样难说话?衣裳不能沾肥皂,说出来谁信啊,我奶奶只用肥皂洗衣裳!
妙方应对熊孩子:一起来幅画细沙画《在吹肥皂泡的孩子》,或者水彩画《我们比赛吹泡泡》,教孩子观察,为什么肥皂泡会在带圈的吹管上生成,以及为什么肥皂泡只有在太阳底下才会发出七彩的光泽。将孩子的注意力引到对肥皂泡的深入了解上,孩子就不再会对用肥皂泡当武器感兴趣。当然,如果有机会遇到那个美女姐姐,送她一张沙画道个歉,才是知错就改的好孩子。
《母子健康》温馨提示
是探索欲大发作,还是存心想测量爸妈的忍耐力?是到了陌生环境超兴奋,还是存心想看大人们张皇失措丢风度?无论是哪一种情况,身为爸妈,你被熊孩子搞得气急败坏就输掉了这一局,只有洞悉熊孩子搞破坏背后的心态,对症下药才能一举收服这小魔王!
编辑/lulu 版式/马宁 文/婕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