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常被不自觉地划分角色,出现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的情况。都说父母应该尽量保持教育思路的统一,可这样的理想状态基本无法实现。
对一向崇尚温柔教育法的我来说,由一件小事,引起了我的反思。
与往常无异,周六,接果果从外婆那儿回家。由于最近忙于迎战备考,对果果忽略不少,致使他老爱缠着我。我故意不去招惹他,躲进小房间看书,可小家伙总是不请自来。
妈妈,给我讲个故事好吗?
妈妈,陪我玩一会儿行吗?
妈妈,让我看看你手机里有什么新游戏吧!
一个个要求接踵而来,一次次打乱了我的思绪。
我深呼吸,努力压制将要涌起的怒火。好吧!既然孩子有要求,那我尽量满足,他喜欢妈妈,所以黏妈妈很正常,我试图理解孩子的想法。
于是,我放下手中的书,给果果讲起故事来,接着,又陪他玩起了东躲西藏的猫鼠游戏。眼看着小家伙快要筋疲力尽了,我心中窃喜:终于能看会儿书了。可谁知,他又翻出了新花样,妈妈,我要你唱着歌哄我睡觉。我也明白这是小家伙设下的又一个陷阱,但我仍提醒自己不要发怒,要做个慈祥的妈妈。我开始尝试给果果讲道理,但他始终以大哭回应我。
就在我准备妥协时,旁观多时的果果爸再也忍不住了。他一个箭步冲到果果面前,严厉地说:你愿意也好,不愿意也罢,妈妈现在必须去看书。你要么现在自己乖乖睡觉,并且没有人给你唱歌或讲故事,要么和我去客厅玩一会儿。受到爸爸严厉斥责的果果更加委屈了,要挟似地加大了哭声,眼泪吧嗒吧嗒地往下掉。
我顿觉不妥,但又不想在孩子面前反驳果果爸,于是没吭声。
我告诉你,哭是没有用的,要么睡觉,要么和我去客厅玩儿。果果爸没有丝毫的退让,态度更加坚决了。说完,他转身就走,并向我使了个眼色,示意我赶快离开。
或许是真的畏惧爸爸,或许是知道自己错了,果果居然不哭了,小跑着来到爸爸面前,讨好地说:我要爸爸陪我玩儿,我要爸爸给我讲故事。
我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事后,我反思,当父母的教育方式出现矛盾时,必有一方要先学会妥协与让步,因为教育方式的不同并不代表爱的饱满或缺失,尊重不同教育方式的存在,让爱以更广阔、更多元化的方式呈现,也许会带给我们不同的教育惊喜。
刚柔相济都是爱。对孩子,父母都是发自内心地去爱,也许表达方式略有差异,但面对不同的表达方式,孩子会有不同的理解与做法。对妈妈,他可能会更加温柔或偶尔撒娇;对爸爸,除了爱,还有敬畏。
果果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