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曾经失去过精神港湾

新闻
网络
2018年08月23日 10:09

有时候我想,所谓一个家族的传承,就是父亲的父亲传给父亲,父亲传给我的,现在都变成了我打算传给自己孩子的。

人在青春期、在年少困惑阶段,都在寻找一个精神上可以指引我们的人,而最有可能成为这个角色的就是父亲。

然而爸爸从小没能在他父亲身边生活,这种家庭环境在他身上或多或少留下了一些烙印,例如性情比较暴躁和带有女性化的处事方式,但这种时代原因造就的家庭缺失,谁有能力改变呢?

解放以后,走散的这家人开始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寻找家人,我们整个家的主心骨都围绕着:爷爷跑到哪里去了?还活着没有?

通过当时在铁路的各种关系,终于找到我爷爷了。那时候,他已经又娶了另外一位奶奶生活。从1937年到1949年,这中间经历了12年。之前,一个男人可以三妻四妾,但在解放以后,只允许一夫一妻。爷爷不能丢下两个奶奶不管,但也不能三个人住在一起生活,最后爷爷选择和我的二奶奶生活在一起,回北京后就回到老郭家的祖籍卢沟桥那边。而我的亲奶奶,选择跟我的二大爷她的二儿子,生活在一起。

有时候我想,所谓一个家族的传承,就是父亲的父亲传给父亲,父亲传给我的,现在都变成了我打算传给自己孩子的。我老跟我妈开玩笑说,自己现在就是家里的指导思想,我说往哪边走,大家就往哪边走。

除了在家把握大方向,在外我还经常为石头展现父亲的力量。比方说参加《爸爸去哪儿》,在这个过程中我跟孩子一起打造的快乐不是每个家庭、每个爸爸都能得到的。这对我来说是特别大的财富,我有机会借助这样一个节目为石头展示父亲的力量。

说得更深一点儿,我们现在和孩子的那种亲密与互动,是我们自己、我们的父辈所不曾体会的,这也是一种缺失的弥补吧,在和孩子的相处中我们被修复与治愈。每回我在采访中说起参加节目这件事情,都感觉很幸福。这过程中,当然会带来一些经济利益,对名声和宣传都有好处,但是说到自己内心最深处的东西,就是幸福,这个是不可替代的。

婴童在线©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