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那么急

新闻
网络
2018年08月23日 07:46

5~7岁

虽然生活节奏很快,但养个火急火燎的孩子真不是父母的初衷。可不知为何,长着长着,就成了小急性子!

搭积木的时候,总想快速搭高,可偏偏越快越不稳,导致每次搭建到一半积木就倒了;一起聊天的时候,总是不能等到别人说完就插进话来

为何总是急匆匆?

过分呵护

孩子渴了,妈妈就递来水杯;起床了,孩子只需要一伸胳膊,妈妈把衣服已经举到位。慢慢地,他习惯了只要自己有需求,旁边就一定有人帮助完成,并且速度要比自己亲力亲为快得多。如此下来,他真的是不需要有耐心啊。当遇到需求不能及时满足或者受挫时,他当然是不能接受的,表现出来的就是急躁、大叫。

父母成了急榜样

如果孩子表现出急躁的情绪,父母在生气、着急的同时,不妨冷静地看看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怎样的表现。是不是由于上班压力大,回家时间紧,会不经意地表现出了急躁的那一面,久而久之孩子就从最初好奇地模仿到成为一种行为习惯了。

就是独特的小急猴儿

每个孩子的气质生来就不同,有的孩子慢悠悠,好像从来不知道着急是何物;有的孩子却从小就急,看见奶瓶就迫不及待地大口吞咽,长大了吃饭快、走路快、干什么都快。

淡定宝宝养成记

专注游戏来帮忙

爸爸妈妈带孩子做些培养专注力的小游戏,例如找不同拼图串珠子找迷宫等,这些游戏既有趣,又需要专注力,孩子在接受一个一个的挑战时,也是在磨炼耐心。

电子产品要控制

还孩子一个清静的生活环境,电动玩具、电视、电脑不要总处于开的状态,运动类游戏玩累了时,陪孩子一起看看书,讲讲家常趣事,那个时刻,你会觉得原来慢下来自己也很受用呢。

挫折教育要跟上

在回答孩子提出的问题时,试试不用简单的对或错,而是让孩子自己先想一想,或者就是让他感受到自己没有做到的小小打击。当他为自己没能完成一件事情而沮丧时,父母要及时地鼓励他重新想办法做到更好。慢慢地,孩子会改变遇到事情就要答案的一个思维模式,而是会尝试自己思考以及自己动手。这样,着急、乱发脾气的情况会随之变少。

◎文/郭丽华 编辑/徐蓉

婴童在线©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