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像摄影构图简单来说主要有三要素,对于初学者来说,准确把握和安排构图的三要素,是快速入门人像摄影构图的最简单的方法,下面对构图的三要素给妈妈们简单做一下解释。
1、画幅的形式
画幅的形式比较好理解,就是指照片是采用横幅、竖幅,或者是其他形式来进行构图的。在给宝宝拍照构图时,妈妈首先需要考虑,采用哪种画幅形式来框取宝宝。如果仅仅考虑使画面适合宝宝的需要,则可以按宝宝的具体形态来确定画幅形式。比如,百天或半岁的宝宝,多采用横画幅拍摄,因为百天、半岁宝宝多采取的是躺着、坐着的姿势;1岁以上的孩子采用竖画幅拍摄会多一些,因为一岁以上的宝宝站着的时候就会多一些了。如果要使画面更有创意,则可根据表现意图的需要,使用其他形式的画幅。总之,确定画幅同被摄主体之间的关系,是构图的首要步骤。
2、画面中的主体
因为是给宝宝拍照,所以,宝宝一定是妈妈想要表现的人物主体。
表达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人像构图公式法,即采用特写公式构图、半身公式构图、七分身公式构图和全身公式构图。
关于公式法构图简单解释一下,不管是特写还是半身或者七分和全身,在拍照构图时,上面取景最好在宝宝头部顶端约15-20cm左右,特写拍摄,框的下边则与宝宝胸部位置上下约lOcm左右切齐,半身构图,框下面则与腰部(可以肚脐眼为中心)位置上下约lOcm左右切齐。七分公式法构图,构图框下边,则与宝宝膝盖部位上下约lOcm左右切齐。全身构图,框下边则是在宝宝的脚部以下约20cm左右切齐。
另外还有一种表达方式是带景艺术构图法,即通过宝宝和景物的完美搭配来进一步美化和表现宝宝。不论是采用哪种方式,都需要在构图中确定画面主题的兴趣中心,也就是拍摄这张图片要想体现出来最引人注目的部分,不一定占据很大的面积,比如,在特写画面中宝宝的眼睛往往就是兴趣中心,在半身照片里,脸就是兴趣中心,兴趣中心,也就是我们对焦确定的位置。
3、画面中的空白部分
在摄影构图中,画面的空白部分并不都是指照片中白色的,没有任何形象的部分,而是指除了宝宝以外的部分。在一个摄影画面中,宝宝实像与空白部分是互为依存的。空白部分既可以衬托、说明宝宝,同时还可以对宝宝形象进行补充、强化。宝宝不仅是画面内容的中心,而且是画面结构的中心,其他景物都要围绕它形成一个整体。所以说,在画面中家长最需要注意的就是如何突出宝宝。
另外,妈妈还要注意,眼神对于宝宝摄影尤其是半身特写来说,是很重要的。所以,尝试着把人物眼睛部分放在画面显著的横向1/3线位置,这样不仅可以突出画面主体,而且构图也比较得当、和谐。
了解了构图的三要素,我们还要选择各种拍摄形式,下面简单介绍几种拍摄形式。
1、用虚化的背景突出主体
如果想进一步突出宝宝,可以考虑利用虚化背景的方法来突出人物。这种虚化背景的方法,同样可以排除杂乱的背景对人物主体的干扰。利用中长焦镜头不仅能够更真实地表现人物,还可以实现完美的虚化效果。但是,摄影者在使用长焦镜头的时候,首先要明确自己的拍摄目的。如果环境对于人物没有多大的利用价值,可以对其进行较深度的虚化;如果需要交代一定的环境因素,但同时又不希望其影响到人物主体,那么可以进行适度虚化,达到两者的统一即可。
2、俯拍
采用高角度俯拍所产生的效果正好和低角度仰拍相反。小宝宝在满月和百天的时候有时抬头还不会很好,大多数采取的是躺姿和趴姿,所以小宝宝的拍摄采取俯拍形式会比较多。拍摄女性全身照的时候,采用这种角度能够表现女性修长的双腿和婀娜的身姿。但是对于脸部的3、平拍平拍是以人物主体眼睛的平视高度作为基准线的。这种高度所拍摄的画面效果符合平拍是以宝宝眼睛的平视高度作为基准线的,所以给宝宝拍摄,基本妈妈都需要将身体放低有时甚至需要采取趴着的形式,因为这种高度所拍摄的画面效果符合人的视觉经验,并且构图平稳,无特殊变化。
文/ 刘冰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