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有产妇缺乳

新闻
网络
2018年09月18日 18:59

我们都知道母乳喂养是牛奶所不可替代的,母乳中含有促进脑组织发育的氨基酸、乳糖和必需脂肪酸,蛋白质和矿物质配比合理,非常利于婴儿消化吸收与健康成长。母乳中含有丰富的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溶菌酶、双歧因子等,可明显降低婴儿腹泻、呼吸道和皮肤感染,尤其是产后7天内分泌的初乳,对婴儿的免疫机能最重要,母亲应尽可能哺育给婴儿。

正常产妇在分娩后24小时便开始有乳汁分泌,一般5-7天后能分泌足量的乳汁,如果在产褥期、哺乳期内出现乳汁分泌不足或排出不畅,导致乳汁很少或全无,都属于缺乳。

现实生活中这种情况很多。有很多新妈妈,出现产后有奶不出,产后两三天乳房胀痛有硬结;产后一周乳汁不足,分泌物淤积;产后三至四周有红热斑块且有发热、寒颤等症状,多为急性乳腺炎,使产褥期和哺乳期的妈妈痛苦不堪,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精神因素对内分泌的影响。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现代生活的节奏加快,紧张的工作环境,繁杂的人际关系,往往使人的情绪产生极大的波动,烦躁、惊喜、忧愁、郁怒等情绪随时都可能发生。这些因素可以通过产妇的大脑皮层,影响女性垂体分泌催乳素,导致产妇缺乳。

2、饮食结构的改变也会造成产妇缺乳,目前,许多女性为追求身材苗条,改变了饮食习惯,一般都吃得很少,而且强调多吃水果和蔬菜,这种偏食现象往往会导致体内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缺乏,当然乳汁也不会多了。

3、有些产妇对哺乳缺乏正确的认识,生怕哺乳后影响形体的美观,本身就不想给孩子喂奶,即使勉强给孩子喂奶,次数也相对减少,使妇女乳房缺少吸吮的刺激,因而造成产妇的乳汁越来越少。

4、产妇缺乳与乳罩有一定的关系,现代女性习惯使用乳罩,如果产前使用乳罩太小,限制了乳房的发育,产后就可能产生缺乳现象。

5、有些新妈妈缺乏产后护理知识,致使产后有奶不出,乳房胀痛有硬结,乳头有分泌物淤积,引发乳腺炎。

中医角度看产妇缺乳

对于产妇缺乳,中医认为乳汁由气血所化生,资于冲任,源于肝肾,赖肝气疏泄与调节,《胎产心法》说:产妇冲任血旺,脾胃气旺则乳足。所以缺乳的产妇多因气血虚弱、肝郁气滞所致,也有少数因痰湿壅滞而导致乳汁不畅的。中医把产妇缺乳分为三种类型:

(一)气血虚弱型:产妇素体脾胃虚弱,或产后思虑过度伤脾,或孕妇年岁已高,气血渐衰,或产后失血过多,均可致气血亏虚,无以化乳。表现为:产后乳少,甚或全无,乳汁清稀,乳房柔软,无胀满感,神疲食少,面色无华,舌淡,苔少,脉细弱。

(二)肝郁气滞型:产后情志不畅或素性抑郁,肝失条达,气机不畅,乳脉乳络阻滞,乳汁运行受阻而缺乳。表现为:产后乳汁涩少,浓稠,或乳汁不下,乳房胀硬疼痛,情志抑郁,胸胁胀闷,食欲不振,或身有微热,舌质黯红,苔薄黄,脉弦细。

(三)痰湿壅阻型:素体脾肾阳虚,水湿不化,聚湿成痰,产后恣食膏粱厚味,脾胃失运,水谷精微不能化生气血,反变湿浊成痰,痰湿壅阻乳络,而致乳汁不行。表现为:产后乳汁稀少,或点滴全无,乳房丰满柔软,形体肥胖,胸闷泛恶,纳食欠佳,嗜卧倦怠,头晕头重,大便偏溏,舌淡胖,苔白腻,脉沉滑。

产妇缺乳要根据产妇的体质辨证施治。

一般来说,乳房柔软,乳汁清稀者,多为虚证;乳房胀硬而痛,乳汁浓稠者,多为实证,对虚者要补而通之,对实者则化而通之。

中医治疗产后缺乳主要有三种方法:

按摩疗法、针灸疗法和中药疗法。鉴于针灸与中药疗法对产妇身体有一定副作用,相比之下产妇们更乐于接受中医按摩疗法。通过适宜的手法进行穴位按摩,可以达到非常好的效果。首先,中医按摩疗法可以有效减轻乳房胀痛。产后胀奶会导致乳房疼痛,中医讲痛则不通,通则不痛。通乳按摩可以理气活血,疏通经络,解除疼痛。第二,疏通乳腺管,增加乳汁分泌。大部分产妇的乳腺管都或多或少存在不畅通。如不及时处理,乳胀、乳腺炎、乳汁分泌减少等问题会随之出现,导致宝宝吸乳困难,通过按摩疏通乳腺管,可解决此问题。第三,缓解乳腺增生,减少乳腺炎的发病率。现在有80%的女性患有乳腺增生,药物只能缓解,不能根治。如果在产前、产后多进行乳房按摩,坚持母乳喂养,可有效缓解乳腺增生甚至使之消失,避免乳腺癌的发生。

温馨提示:

除了中医按摩疗法之外,还应根据产妇的体质进行营养配餐,如猪蹄汤、瘦肉汤、鲜鱼汤、鸡汤等用以调理身体,增加营养,促进乳汁分泌。另外产妇使用药物通乳要谨慎,必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可轻信偏方。

文/丛培丽

婴童在线©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