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家有模仿秀

新闻
网络
2018年09月25日 19:44

1岁半的小宝宝,会模仿姥姥吃药、妈妈洗脸、姥爷看手表那童真的一幕幕,不仅是家庭最美丽的风景,更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

1岁多的小宝宝,会捕捉简单的动作、声音、表情,并加以模仿,比如,看到姥爷看手表,也会撩起自己的袖口来里瞧;看到爸爸下班回来背着包,非要自己背着转几圈才罢休;看到妈妈梳头,也得自己拿着梳子比划几下;全家因为电视的某个幽默情节爆笑,他从不会缺席,跟看懂了电视一样,其实他压根一眼都没看诸如此类的现象,在1岁多小宝宝的家庭天天上演,让家长兴奋而温暖。

模仿,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模仿,不仅是一种稚嫩的表演,对于小宝宝而言,更是他最重要的学习方式。这是由小宝宝的思维特点决定的,此时的宝宝思维上具有具体形象思维与直觉行动思维的双重特点,具体形象思维让他们很快地捕捉到可供模仿的动作细节,直觉行动思维让他们把这些细节跃然身上,加上其略显笨拙的动作,自然会亲切可爱。正是基于此,心理学上提倡图谱式学习,即通过绘本、动画与家长的示范等方式,为孩子提供可供参考的模仿对象,让孩子借助模仿,提高能力、养成习惯。

为宝宝的模仿护航

谨言慎行,提供优质图谱

当宝宝的模仿行为日渐频繁的时候,家人要做的第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谨言慎行、严格自律,谨防自己的不良言行被那双亮晶晶的小眼睛捕捉到。因此家人之间的争吵、打骂、摔东西发泄等不良交往习惯要尽量避免,挑食、酗酒、吸烟、随地吐痰等小毛病也不容忽视。总而言之,优化自己的行为,就是优化孩子学习的图谱。

精选图书,扩大模仿的范围

此时孩子小手的精细动作能力有所发展,翻阅图书对其已经不难,因此,我们可以为孩子精选优质的绘本读物,为孩子提供更多的模仿对象,比如《小熊宝宝绘本》系列。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父母必读》杂志里面的《阿毛好习惯》,跟着阿毛,从小养成好习惯,是很多孩子童年的美好回忆。

鼓励赞美,强化模仿的效果

有的孩子模仿奶奶咳嗽,本来生病痛苦的奶奶会朝孩子发泄,数落孩子不尊重老人。诸如此类,很多家庭把孩子模仿老人罗圈腿、驼背、耳聋等视为禁忌,加以苛责。其实,此时的孩子无法辨别哪些可以模仿哪些不可以模仿,更不明白这其中冒犯的意味。孩子出现模仿行为,我们要用宽容的心态去对待,要多从孩子的视角去理解这些行为,再适当引导。

记录模仿,让童真成为永恒

记录,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它不但能给孩子留下美好的回忆,更能让孩子从回忆中学会珍惜。很多画家、诗人、哲学家,往往会在自己的童年与孩子身上不断追问,探寻生命的价值、意义与美丽。让我们用视频、图片或文字,把孩子的模仿收藏起来,让童真成为永恒吧。

◎文/常燕玲 编辑/刘国平 插图/花蕾动漫

婴童在线©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