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18年,教育部便禁止对幼儿园提前学习小学内容,实行幼儿园去“小学化”。
不少家庭可愁坏了,自家不学,但是别家学啊;教育部不让学,但是又要考,真是进退两难。
其实,幼儿阶段主要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反对“死记硬背”和“刷题”式的应试学习,鼓励孩子主动探索、思考,提升思维和学习能力,这才是“去小学化”的最终目的。
而蒙特梭利教学法下的数学学习(以下简称“蒙数”),就是通过科学设计的教具,帮助孩子理解、掌握抽象的数学概念,在自主思考中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让孩子更加顺利完成“幼升小”的过渡。
儿童学习数学的痛点
年轻的妈妈Amy家有两个儿子,大儿子今年上小学3年级,没有接受过蒙特梭利教育,而5岁的小儿子正在上蒙特梭利数学课。
妈妈最近有点烦恼,因为大儿子的数学学习遇到了问题:其他科目他表现都不错,就是数学一直拖后腿。做算术时他能把310看成130,把110-10算成120,下笔前还要想很久。按孩子的说法就是:上课讲的他都懂,但是实际做题又似懂非懂,看看答案,又懂了,下一题,咦?又不懂了。特别是看见大数运算就头皮发麻。
可是小儿子却没有这个问题。 你要是问他什么是加法,他会回答加法就是把不同的量放到一起,变成一个很大的量 ;你要是问他什么是除法,他会回答大家都从一个数里拿同样的量 。而且他还特别喜欢做大数运算,数字越大越兴奋。
那数学需要提高的大儿子会怎么回答什么是加法呢? 大儿子:加法就是把一个个数加起来。 此刻,大家看出大儿子学习数学的问题了吗? 问题就是对数学概念的生搬硬套,对抽象概念没有理解到位。 我们大部分在传统学校学习的孩子,都是直接学习抽象概念,方法就是死记硬背,背下来就开始做题,至于理解不理解,这不太重要,因为“熟能生巧”。还记得老师当初要我们背的乘法口诀吗?那时候我们并不懂得二二得四,二三得六的含义,只单纯为做题而背。
所以部分孩子们实际上只是知道1+1=2的计算方法,却不知道式子背后的数量意义。 在蒙特梭利数学里,1+1=2不是一个抽象概念,是你有一颗豆豆,我有一颗豆豆,我们放在一起就是两个豆豆,这是把抽象概念具象化的思维方式。
蒙特梭利的数学概念体现在感官化的教具中:数棒(数与量对应)、粉红塔(三维变化)、邮票游戏(理解换位)、加法长条板(加法交换规律)等等。孩子通过这些看得见、摸得着、操作得到的教具习得抽象的数学原理,符合了孩子的学习习惯:即从简单到复杂,从整体到局部,每次独立出一个难点,提供适当的挑战。
数学心智的预备
数学,需要孩子具备一定基础的计算能力以及内在的秩序感。同时还需要具备专注性、独立性以及协调的动作。如果孩子在心智上没有准备好进入到数学领域,那么越早让他接触数学,就越容易让孩子厌恶数学。
可喜的是,孩子从出生开始,就在运用数学:转动头部到一个特定的角度,就可以获得食物。长大一些后,移动一定距离就可以拿到他要的物品。说话的时候,如何用正确的顺序和停顿将一句话表达出来。将牛奶倒入杯子里,倒的角度、速度、何时停下,孩子都在大脑中进行着计算。
当孩子接受蒙特梭利教育时,我们通过大量的日常生活练习(点击进入)帮助孩子发展动作协调、专注力和独立性。这些活动让孩子们锻炼出一个更有秩序的大脑,更好地分类各种信息,这些都是学习数学的心智准备工作。
孩子日常生活练习
所以,数学无处不在,不仅仅只是数字和加减乘除,所有的逻辑思维都是数学的的一部分,而蒙氏教育通过日常生活来培养孩子的秩序性和逻辑性:如何取工作、如何操作工作、如何归位工作、蒙氏老师也会根据孩子的发展水平,展示工作流程... ...孩子在这样不断重复的过程中,内心自然就会形成习惯,慢慢就会内化成属于自己的秩序感和规则,并形成一种缜密的思维能力,为以后的生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也是蒙氏教育非常注重的。蒙氏老师不会直接帮助孩子们解决困难或者告诉答案,而是引导孩子们慢慢发现其中的规律,鼓励孩子找出最适合他们的解决方案。
例如,在粉红塔的学习中,孩子们不仅直观辨别物体的大小,还会“悄悄”发现方块之间的序列关系,从而排列出有自己独特风格的粉红塔!
蒙数教具本身对错误的控制性更是孩子们实现自我纠正的有效手段,有利于孩子们进行探索学习。
蒙数课堂一角
在蒙数的课堂上,孩子们可以独立自主地选择自己想要探索的教具,然后专注安静而且互不打扰地进行工作和练习,整个课堂井然有序也充满挑战。每个孩子操作的教具也是不一样的,老师会根据孩子自身数学的基础和兴趣不断由浅入深。课堂上,孩子们主动探索、主动学习、主动思考,老师只是进行观察和引导,做出适当的讲解和展示。
蒙数是如此神奇!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了解蒙数的课程特色吧~
课程的特色
玩学并重,趣味多多 :蒙数将抽象的数字概念与现实的数量概念联系起来,孩子不限于只会1+1=2,而是理解了1+1=2背后的数量意义,然后可以随时算出1325+2638。而通过操作有趣科学的教具,其中蕴含的高深的数学原理很容易被孩子理解,而且孩子们乐在其中,享受边玩边学。
主动性强,专注力高 :我们从不强迫孩子学习,孩子会自己通过探索教具发现蕴含其中的数学逻辑,沉迷数学的魅力,因为,数学是如此简单,令他越学越有信心,有时候3、5岁的孩子,一坐就是一两个小时,还在钻研教具中的奥秘。
年纪小小,不畏艰深:
部分上蒙数班的孩子,在小学前已经可以做到4位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甚至是理解线性、倍数、多项式等数学概念。他们从不畏惧做数学题,反而很喜欢挑战高难度数学题,比如百万级别的运算!
蒙数的孩子们正在计算3999*2=7998
感官学习,效果惊人: 在蒙数课堂,我们会顺应孩子的天性,利用孩子的五感进行学习,例如:数字不是冷冰冰的数字,而是有各种质地、各种颜色、各种特性、看得见摸得着的数字!6岁前的小孩用感官学习,蒙数充分抓住这个特点,学习效果upupupup!
具象学习,便于理解: 例如通过数豆子的工作,孩子逐步理解了数字的顺序与规律:进位制-加减乘除-数字与面积的关系-平方立方......无论是多么抽象难懂的概念,统统用教具具象化演绎,高深的概念看得见、摸得着、玩得上,还怕学不会吗?
学生在利用邮票游戏学习换位
总结
不少家长都会特别关注孩子的数学学习问题,因为数学不仅仅是一个学科,影响的不单是学生时代的成绩,还会间接影响孩子的一生,无论孩子从事何种职业,从小对孩子内在秩序和思维逻辑的培养,将使孩子未来在任何一个领域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很多家长会问:那我应该怎么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7岁上辅导班会不会太晚?怎么样才能让孩子跑赢数学赛道? 在这里,我们借用一位蒙氏老师的回答:
“数学的种子应该被非常小心地播下,我们不能指望在枯树上长出好的枝条,许多人认为数学就是死记硬背,如果我们让孩子去记忆3+3=6或者2×4=8,事实上我们就是人为地去造了一棵树,把一个个小的枯枝钉在一块更大的枯枝上。
虽然这棵树看似枝干连结,但这只是我们创造出的一个假象。这不是树,只是一个十字架,它不会结出果实,不能带给你生活或者快乐,只有痛苦。相反的,如果我们仔细地播种,可以看到小树苗长出坚固的根茎,发出嫩芽,并且在喜悦中茁壮成长。”
本文图片源于机智堡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