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自一人游成都
2006年五一期间,我要到宁波去讲课,女儿也想去玩,于是就跟了我一同到宁波。我们玩了两天之后,就到了我开课的时间,但她却吵着要回家看书写作业。开课时间已经定了,没办法更改,最后我决定让她自己回家。我帮她买好车票,她就一个人坐火车回家了。
这是她第一次独自乘火车旅行。
这次过后就是暑假,这年她12岁。跟随我去成都讲课,她不愿意跟我去课堂,但一个人待在住的地方又无聊,于是她就一个人出去逛。她找到一家她很喜欢的动漫店,还跟那里的老板建立了很融洽的关系,甚至帮他的顾客介绍相关的书籍和光盘。我白天去上课,她就一个人去逛街,逛动漫店。
有一天,有位北京的同学问我:吴老师,您的孩子在哪里?
我说:她去逛街了。
这个有着两个女儿的妈妈瞪大了眼睛:什么?你是说她一个人去逛陌生的成都?
我说:是啊,那又怎么样?
天哪,你怎么放心?你不怕她遇到坏人?你不怕她遇到危险?她一连串儿甩出一大堆问题给我。
我笑了:我的恐惧前几年就已经解决了。我知道她能够照顾自己,所以我现在没什么好怕的了。
她没办法理解我的这些话,我也没有更多时间去告诉她更详细的情况。事实上,我每天回到住的地方,女儿都会向我炫耀她一天的探索和发现。她在享受一个人去探索的乐趣,而我也在享受一个人去讲课的过程。我们两个互相都能照顾自己,这是很美妙的过程。
计划赶不上变化
2008年,我陪她去云南旅游。本来行程已经计划好,但我却接到省教育厅一纸命令,让我立刻赶到四川灾区做心理援助,不得延误。于是,我只好让她自己从昆明回苏州,而我则从昆明直接飞成都。我的飞机是上午的,她的火车是下午的,我拜托朋友把她送上火车。
我给她计划的行程是:从昆明到上海南站,再从上海南站转上海站买车票回苏州。可是女儿却比我计划的时间提前到了家。因为她在火车上听到邻座向她介绍:最快捷的路线是在嘉兴下车,从嘉兴火车站转嘉兴客运站坐大巴回苏州。当时她没有带手机,借了邻座旅客的手机,跟我简单地联系后,就按照这样的路线自己安排了行程,自作主张地回到了家。
当她提前半天回到家的时候,她爸爸和外公喜出望外。这个过程让她很得意,而我们也很欣慰。在长途旅行中,她可以学习跟其他人沟通,向其他人获取信息,并且也知道如何借助各种有效的资源,更快地达到目标。这是她在长途旅途中的非常重要的收获。
自助旅行,让她得到更多地成长
2009年中考结束以后,她要求回内蒙古老家探亲兼旅游时,我们都很支持她。她约了初中最好的同学茅佳扬,买不到飞机票和卧铺票,两个孩子从苏州到齐齐哈尔就一直站了12个小时。
女儿从小跟我们跑来跑去,习惯了这样的无座之苦,而茅佳扬第一次出远门,就受到这样的待遇,对她来说是个非常大的挑战。出行前,茅佳扬的爸爸妈妈多次打来电话,表现出担忧、恐惧的情绪,我都一再安慰他们说:没事的,她们身体好着呢!再说两个人做伴没问题的。
我们很放心地把她们两个送走,后来才知茅佳扬的爸妈提心吊胆了一路,直到她们安全抵达才放下心来。
两个孩子到了齐齐哈尔,才有了座位,然后直接坐到满洲里市。跟当地导游联系上之后,第二天就到草原上参加一日游。然后又返回海拉尔市,从海拉尔坐火车,回到根河市。在那里,她们俩受到了三个姑姑和奶奶的热情款待。那个季节,正好是内蒙古林区的雨季,每天不停地下雨。林区的偏远、简陋、萧瑟,都让茅佳扬很不适应。
两个孩子每天闷在屋里,或者看书,或者看电视、聊天,然后就是每天到外面的浴室去洗澡。姑姑们不明白:天天下雨,哪里有那么多脏的东西要天天洗澡?并且两个孩子还各占一个浴室?她们只是把这些疑问埋在心里,还是尽可能地招待两个孩子,带她们到林区最深处的莫尔道嘎玩漂流,吃山珍野味。
她们在那里住了一个多星期,又转道海拉尔坐飞机回苏州。她们一早从海拉尔火车站下车,打了一辆的士去机场。司机没有打表,多收了她们十几块钱,两个孩子记下了司机的车牌号,给当地的110打电话报案。一个多小时后,那司机又气喘吁吁地赶回来给她们还钱,两个女孩子欢呼雀跃,她们为自己如此有胆量和勇气维权并获得成功而激动。她们从海拉尔飞到上海浦东机场,茅佳扬的爸妈去接她们。我们从外地讲课赶回来时,女儿已经回家一天了。
一趟自助行让女儿有很多的成长,在和朋友、亲人、外界相处方面她都有很多感慨。这个中考结束的礼物,对她有了一份特殊的意义。
带着祝福,送她去远行
女儿心中对未来有很多憧憬和向往,而我们却在心里不断地算着日子,两年预科、四年本科,再加上可能读研,十来年的时间,她将要一个人独自担当和面对。而她一直以来历练的这个过程,让我们在送她出国学习的时候也越来越安心,越来越放心。我们不管有多么不舍,也只能一边给她创造更宽广的空间、给予她更多的时间,一边带着祝福,送她去远行。
她出生之后成长的17年,每一步都在为离开我们做准备。她的步伐越来越稳健了,我们也越来越心安了。
孩子来到这世界上,就开始他独立的成长了!父母培养孩子独立性从孩子出生开始!从他可以自己走路、吃饭开始,注意到孩子随着一天天长大,需要拥有属于自己的成长空间越来越大;从开始玩玩具,到自己照顾自己的吃饭、穿衣、写字然后是自己交友、读书、决定自己未来的人生规划等等,当父母配合孩子的需要给予的允许越来越大,就是在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这样孩子才能慢慢学会自己照顾自己的生活,照顾自己的未来。
问题是:父母了解孩子在不同年龄段的独立成长的需要吗?父母允许孩子按自己需要独立成长吗?我做过多场调查:初中、高中学生的父母,内心中留存的孩子的画面年龄比实际年龄小的占到90%左右!在不同城市、不同学校里调查结果竟惊人地相似!多数父母内心里的孩子还是7、8岁的样子,有的甚至是2、3岁的样子!孩子已经长大了,但父母内心却落后于孩子的成长,还停留在需要照顾的小孩子的阶段!这样的父母怎么能允许孩子自己上下学呢?怎么能给孩子空间自己独立成长呢?大部分父母是为了自己要照顾孩子的需要,而忽略孩子独立性的培养!这是所有父母需要面对和觉察的重要问题!对于3岁以下的孩子,同样需要了解孩子独立性培养的重要性,至于孩子是否可以独立上下学,这只是若干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要考虑孩子的实际能力、交通情况等等,不能一概而论。
文/吴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