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不要以为孩子的想法“怪”,在他们的意想天开中蕴含着逻辑,那是孩子们自己的逻辑。当你放下成人的身段去询问,他们的回答总会给你惊喜。
创想园 由鸟老师和《父母必读》杂志共同耕耘的一片园地,是努力成为一片滋养想象力的园地。在这里,带着孩子从生活和大自然中汲取养分,用童心作调味品,烹调出一份份滋味独特的创想大餐。
鸟老师 姓名向华,网名“鸟英雄”。有些小朋友第一次见到鸟老师,就疑惑地问:“你的翅膀在哪里?”是啊是啊,我的翅膀在哪里?鸟老师不止一次地向小朋友解释自己是一只不会飞的鸟,像企鹅或者鸵鸟那样,而且为了和小朋友们一样,把本来就不怎么灵光的翅膀换成胳膊了。鸟老师原本是一个写动画剧绘本故事的人,偶然的机缘在创想园里和孩子面对面地一起玩起来。
课前热身
光秃秃的树,真不好看啊!
树是平凡而又神奇的生命,有情感,有知觉,默默地承受了一冬的风雪,从头到脚灰头土脸的。我们用“万物皆有情”的眼睛看它们,会生出怜悯的心情来。“你们冷不冷啊?”“你们寂寞吗?”“你们有没有朋友啊?”很多的疑问从孩子的嘴里问出来,答案飘舞在瑟瑟寒风中。
最初设想
在设计和准备这堂课的时候,我打算无论如何要在教室里做出一棵够高够大的树来。做树有许多方法,简单的可以直接画在纸上或墙上,复杂的可以用木架纸浆等综合材料造出立体逼真的假树。准备课件一定要依据现有条件,量力而行,教室里有一扇很大的落地玻璃窗,正好可以利用。鸟老师拆开一些废旧包装纸箱,用那些瓦楞纸纸板剪出树干和大树枝的形状,直接在玻璃上拼出一棵树的剪影。尽可能将整个落地窗的面积利用起来,看着还真有“顶天立地”的感觉。
教室里的这棵“树”并不好看,因为只是瓦楞纸的本色,没有画过,也没做叶子什么的,显得光秃秃、灰不溜秋的。当孩子们一进到教室,第一反应是“哇,好大的树!”我问:“难看吗?”他们说:“难看!”哈哈,这第二反应正是我要的效果。
我指着这棵“难看”的树,对他们讲,冬天的树多不容易,它们主动落尽叶子,为了避免水分丧失;它们忍耐寒冬,为了在春天延续生长。这种既有知识性又带点文艺腔调的讲述是鸟老师常用的口吻,当我说:“树们站在屋外面,站一整个冬天,好冷啊!”孩子们都会抱紧胳膊,和我一起起鸡皮疙瘩。当我接着说道:“哈,现在好了,春天来了!”教室里立刻就会充满欢声。孩子们为树高兴,我为他们心里慈悲的萌芽欣慰。我说:“老师在教室里做了一棵冬天的树,它没有颜色,不够好看,现在,我要请孩子们来装饰它,给它叶子,给它花朵,给它色彩,让它变成一棵世界上最美丽的树——春天的树!”
上课啦!
装点树,激发了孩子们的创作灵感
一开始,画叶子、花朵的孩子很多,这是最直观的想法,我鼓励大家多画一些,画完剪下来,逐一贴在瓦楞纸树枝上。我们的“树”一旦增加了绿叶和花,马上鲜艳活泼起来。
小姑娘园园用整张4开纸画了一片叶子,大得不得了,光是涂绿色就花了半堂课时间,对于3岁半的孩子,这是一个很大的耐力挑战。我问为什么要画这么大?她说:“我要送给树一片世界上最大的叶子!”哇,我无话可讲,只有赞叹!
接着,画毛毛虫、画蝴蝶的孩子多起来,因为“树需要朋友”,孩子的理由很充分。小动物是永远的朋友,放在哪里都适用。接着,就有画小鸟的,画小蛇、猴子、小狗……咦,我问小狗也能上树吗?小朋友淡定地说:“我抱上去的!”呵呵,原来如此。
树上很快热闹起来,不光是树,那扇落地玻璃窗的空间都被利用起来:靠近地面的地方贴上硬纸剪的山坡、草地、篱笆,草里藏着兔子和蜗牛;玻璃天空上飘着一朵又一朵纸做的云彩,有的下面掉雨点,有的云里藏小鸟——孩子说不是小鸟,是鸟老师——好吧,我没意见!
鸟老师这么做
孩子们的创作常常遵循这样的规律:先是常规思维,进而创意频出,再就是恣意飞扬,Hing起来了。这是互相影响与激发的结果,也有老师引导的作用。在课堂上,老师总是鼓励与众不同的想法,而不是试图将各种想法统一成一种。
课上花絮
小动物是永远的朋友,放在哪里都适用。跟着就有画小鸟的,画小蛇、猴子、小狗……咦,我问小狗也能上树吗?小朋友淡定地说:“我抱上去的!”呵呵, 原来如此。
鸟老师点评
回想这堂课的引导,从头到尾非常顺畅,要把树打扮漂亮的愿望让孩子们异常亢奋。我觉得儿童最大的可爱之处就是和自然没有隔阂,把自己当做树,把树当做自己,转换起来一点没障碍(对小动物也是这样)。你认为什么漂亮,你喜欢怎么漂亮,同样做给树就好。一上来调动起孩子们的兴趣,往下就由孩子的热情推动老师走,这种感觉非常棒!鸟老师和辅导的姐姐们给孩子白纸和彩笔,建议在上面画“你想送给树的东西”,或者“你认为树最想要的东西”,孩子们立刻投入工作。
意外收获:阳光
在这堂课上,我们很幸运地“邀请”到阳光来参与创作。阳光,万物的滋养者,在孩子们忙着画呀剪呀贴呀的时候,从楼群后面探出头,毫无保留地涌入落地玻璃窗,立刻将她的大爱洒满教室。说实话,我事先并没有设想到“春天的树”光影效果那么好,利用落地窗也只是想到比在墙上贴一棵纸板树别致。然而当阳光透过孩子们花花绿绿贴得满满的玻璃时,立刻将平凡化作神奇。你看,教室的地板上投下影子、树的影子、叶的影子、花的影子、草地影子、鸟的影子、云的影子……这些花鸟草虫当然是孩子们用纸贴出来的,那些纸上的颜色,有了光的透视,显出教堂花玻璃般的奇妙效果。
当阳光使我们的创作更上一层楼时,鸟老师兴奋地呼叫,“快看啊,多漂亮!”“哇,太帅了!”孩子们也跟着无比兴奋。每当因光线产生好看的意外的效果,鸟老师都会大呼小叫地指给小朋友们看。这是喜悦的分享,也是教学的一部分——孩子更善于创造,大人则懂得欣赏,这是两种能力,很多时候未必在同一个人身上兼备。所以,当我看到好的东西,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告诉小朋友。儿童处在创作状态热情洋溢时,其实是很难停下来欣赏的,这时,老师用热烈的情绪表达出来,让他们知道,原来自己的创造这么美,心里装满荣耀,同时也被美好滋养。
下课了
一次集体创作的乐趣
随着太阳的移动(其实是地球的旋转),投影从地面转移到墙壁,我们的树从原本光秃秃的“寒冬状态”,变成充满色彩和形态的“春天的树”,鲜艳丰饶,生机勃勃。这堂课的作品都要留在玻璃窗上,谁也拿不走,因为一旦摘下来,所有的神奇都没有了,你会感觉依然是没有生命的纸片而已。树之所以有生命,因为它由诸多元素共同组成,互相依存,和谐共处,少掉哪样都不行。这棵春天的树是我们的一次集体创作,共同完成的一件大作品。孩子们从中学习合作的重要性,并且发现大家一起做大尺寸的作品,乐趣远远大于个人化的小创作。
通过扮演春天,我们来创造美丽的树;通过创造教室里的树,我们学会去爱真实的树。我想向孩子们传递的概念,更多是一种对大自然的关爱。人类关心大自然,反过来,大自然会庇护人类,温暖身心。
◎ 文/向华(汉苗创想园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