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突围:纸尿裤如何让妈妈爱上中国造

新闻动态
火花科技
2015年11月22日 18:41

纸尿裤曾被认为是一门好生意。门槛不高,空间巨大。

即使你什么都不懂,一条高配置进口生产线3000万元,你去买设备的时候,他们就会告诉你热风无纺布(主流的纸尿裤面层材料)去哪里采购,芯体(纸尿裤内层材料,决定其吸水性)中的材料大概用什么比例⋯⋯这个行业的上游资源已经非常成熟,几乎是一条龙服务。然后你就能开工生产了!如果选择普通国产线,门槛还会更低。

但同时这又是一个高速增长的朝阳产业。

2014年中国纸尿裤的市场规模约290亿,同比上年增长16%。相比此前连续多年20%以上的增长率,这已是有所放缓。加上目前纸尿裤在中国市场的渗透率仍然很低,不到50%,参照西方发达国家90%以上的渗透率,其市场空间在不远的将来可能达到千亿级。

可是,锅里的再好,能不能到碗里来又要另说了。

纸尿裤江湖:“嗅到了冬天的气息”

国产纸尿裤“成长的烦恼”

粗略统计,中国市场上有1200多个纸尿裤品牌,每天还不断有新品牌进入。从占有率和话语权看,资源分布极不平均。

排名前十的品牌瓜分了80%的市场份额,其中独大的四家外资品牌被业内称为“四大”,即帮宝适、妈咪宝贝、好奇和花王,高端市场几乎被这四家包揽。大量国产纸尿裤品牌只能定位中低端,主要在三、四线市场销售,疲于渠道战和价格战。

话语权的差异,更是国产品牌解不开的心结。

举个简单的例子,消费者给帮宝适打投诉电话。帮宝适的服务人员不急不慌,抛出一套标准话术:如果漏尿,请你检查尺码是否合适、穿戴是否正确⋯⋯总之,不是产品质量的问题。

消费者也就被“洗脑”,这么大的品牌,全球都有销售,不可能产品出问题。即使试过各种改进方法,依然漏尿,那她也会确信:买到假货了!

而国产品牌遇到投诉,即使明知不是产品的问题,姿态也绝不能像外资品牌那么高,一路赔着小心和笑脸,妈妈们依然愤愤不平:国产就是不靠谱!

年轻的纸尿裤行业,遇到了每一个“中国制造”都曾遇到过的“成长的烦恼”。因为门槛低,因为价格战,大量粗制滥造的产品涌入市场,给消费者先入为主地造成了国产等于劣质的不良印象。

繁荣下的危机

在帮宝适开启了中国纸尿裤市场后:与其原料相关的造纸、卫生用品企业自然将产品顺延至纸尿裤;一批产能过剩的制造企业以“换个更适销的产品来生产”的思路转型投产纸尿裤;另外还有一群人,因为看好纸尿裤的市场前景,毅然投身创业——这些人,共同构成了今天纸尿裤的“国产军团”。

国产的优势自然是价廉。以主流价位来说,外资大约是国产的1.7倍。这在早期为国产赢得了生存空间。前两年,国产军团的“老大哥”恒安集团主席许连捷在某行业会议上意味深长地说,“大家好好干,这个行业还能再干几年。”

近两年,外资品牌仍保持着增长加速度,国产军团的增长却放缓了。

一方面,是国产品牌原本定位的中低端市场在不断“萎缩”。高端纸尿裤成为市场“黑马”,年增长率达30%〜40%,份额从2010年的不足10%扩大到2013年的15%。业内分析,城镇化和电商的普及,将一、二线市场与三、四线市场的差距迅速拉平。想要靠原来的信息不对称、地域差异等办法赚钱,变得越来越难。

另一方面是严重同质化导致的恶性竞争。因为缺乏品牌拉力,主要依赖渠道推荐,大量国产品牌对渠道重金激励,你给门店40个点毛利,我就给门店50个点。没那么多人力物力覆盖市场?那就缩小范围,高压渗透。于是,你会发现很多品牌都有地域色彩,甚至只局限在一个县城的范围,超出这个县,根本看不到。

高负债经营是另一个隐藏的危机。前几年行业增长迅猛,大干快上是很多企业的战略选择。当时不少人认为,上市指日可待,冲一冲也许就上了,什么高风险的筹钱手段都敢用。如今上市的“门”关了,苦果都要亲尝:玩对赌的,控制权易主,十几年辛苦付诸东流;玩借贷的,一天的利息甚至高达20万元。

回归原点:一个隐形冠军的选择

“我们行业的整合或者说洗牌,其实两年前就该开始了”,倍康创始人覃叙钧解释,“只是恰逢国际油价下跌,纸尿裤的原材料价格便宜了——这让一批快死的企业又活了过来”。倍康是一个相对低调的国产纸尿裤品牌,在中部及南方市场,它有着“隐形冠军”的地位。

如果说过去两年是行业的秋天,那么,近期四大呼之欲出的价格战,让业内人都嗅到了冬天的气息。

寒风已经刮来:帮宝适和好奇的价格都有明显下调;花王得益于日元的大幅贬值,早已计划推出单片1块钱以下的产品,这一向被认为是国产纸尿裤的主场。

如果开打,且不论成本控制谁有优势;单是前端销售的一点波动,就会让一批高负债经营的企业因现金流出现问题不战而亡。

现在拼的,不仅是体量,还有谁活得更健康。

2013年底,当很多人还在为原材料价格下跌,缓解了经营压力而庆幸时,覃叙钧直觉“不对头”,从厦大EMBA归来,向公司董事会提出,要让倍康回归“差异化”。

如果说倍康有什么成功经验的话,覃叙钧认为,就是在早期适当运用了“差异化”战略,不仅是产品的差异化,还有渠道的差异化、营销手段的差异化等等。与大多数国产品牌以低价切入市场不同,倍康起家时走的就是高品质路线,将尿片卖出了尿裤的价格,当时覃叙钧被业内看成是疯子,但他最终靠口碑闯出了一片天。

在行业最疯狂的时候,倍康也难免受到“低成本”、“规模化”的诱惑,在战略上出现偏差,而覃叙钧坚持,必须回归差异化。在他看来,以创新驱动、品质突围的差异化道路是现阶段国产品牌应对竞争、发展壮大的不二法门。

“我不是要挣点钱(就跑路的)。这是我下半辈子都要为之奋斗的事业。”覃叙钧最终说服了公司董事会,开始了他对倍康的大改造。他将这次改造提到了“二次创业”的高度,其中,有他对行业普遍问题的观察和思考,更有他在此基础上,为倍康精心设计的全新盈利模式和组织架构。

这不是后发优势,而是拔苗助长

要在小小一片纸尿裤上做差异化的文章,并不如想象简单。

这不仅涉及你能否研发出更有竞争力的产品,更关乎你能否以合适的成本制造出来,投向市场。在纸尿裤行业,这两点,都与其他制造业有所不同。

一是研发创新之难。

曾经某著名纸尿裤品牌,花费四年时间研发,引进上亿元造价的生产线,推出一款“具有行业突破性”的新产品,市场反响却喜忧参半。原因是该产品虽然优点明显,柔软又轻薄;但缺点也很明显,就是不够干爽。无怪乎业内人感叹,这个行业,要做出差不多、过得去的产品很容易,但要做出精品非常之难。

二是设备决定产品功能。

纸尿裤的生产设备完全定制化,产品任何一个小小的工艺改变,设备都有可能要重组。所以,要做纸尿裤,就要自己定购(定制)生产线,而且你不会希望别人知道你的设备是怎么做出来的。

从这个角度看,覃叙钧简直是为这个行业而生。他学化工机械出身,既懂与纸尿裤研发技术密切相关的原材料结构特性,又懂与生产相关的机械设备。这也是为什么倍康早年会选择以高质高价产品杀入市场,而非国产惯用的“物美价廉”打开方式。

倍康的产品,都是覃叙钧这个当时业内少见的“专业人才”,一点点鼓捣出来的。即使现在,纸尿裤行业也少有产品经理的说法,而覃叙钧早在十年前,做的就是这个角色的事——以品质树立品牌。

“抄近道”为什么行不通

现在很多国产企业的问题,是回避了基础的研发创新,想从制造环节“抄近道”。比如很多人坚称,他们的产品不比四大差。理由就是,他们采用了与四大相同的原料供应商,购买了同样的进口生产线。在这种“自信”之下,“赶超四大”是业内流行的一种声音。

在外行人看来,这好像是“后发优势”,提升会很快;作为内行,覃叙钧却指出,其成长逻辑是有问题的,这也最终造成了市场上纸尿裤的严重同质化。

而且,想用模仿的方式超越四大,从根本上就不可能成功。

以花王为例,面层干爽是其产品的显著特点,也是其口碑的主要来源。即使你摸清了花王的材质和结构,采用跟它同样的热风布面料,但只要生产参数定制得稍有不同,整个面层做出来的效果就是会不干爽。

至于购买生产线,与其他制造行业一样,顶级设备是你花钱买不到的——他们永远会在有新的技术储备之后,才将稍次的设备出售。而且目前的现实是,即使你拿到了顶级的设备也用不好,因为没有足够懂设备的技术人员,使用、维护、保养都做不到位,整个设备管理体系,质量控制体系都不完善,做出来的产品品质是不够稳定的,效率不高,成本也下不来。

这就像你有钱买奔驰,但司机素质不行,一年违章五百次,保养也不会,机油从来不换,车子很快就毁了。

前段时间,业内对进口线十分追捧,不少企业在没有成熟产品和养护人员的情况下贸然购入,目前开工率很多不到30%,原因也在这里。

正确的逻辑

对此,覃叙钧总结,正确的逻辑应该是:

设计出一个符合需求的好产品,定制一套生产设备,稳定高效的操作,最后才能在高品质产品的基础上打造品牌,赢得渠道的欢迎和用户的信任。

倍康之所以要走“创新驱动”的路子,不是为了听起来“高大上”,而是综合考虑行业现状的结果——这是绕不开的起点。

“我也知道创新非常难,这条路不好走”,覃叙钧坦言。但无论从客观事实,还是他个人的价值选择来说,这个行业常见的“模仿”、“跟随”策略都是他不能接受的。

机会在“微笑曲线”的两端

1992年,台湾宏碁集团创始人施振荣为了“再造宏碁”,提出了有名的“微笑曲线”。这是一条微笑嘴型曲线,两端高,中间低。代表在产业链中,附加值更多体现在两端,即设计和销售,而处于中间的制造附加值最低。

此番以二次创业的心态,重整倍康的覃叙钧认为,纸尿裤行业目前的机会也在“微笑曲线”两端,“中间的制造是相对简单的,生产流程管理我们应该虚心去跟四大学。更有价值的其实在两端,这也是国产企业成长的机会。”

纸尿裤尚未做到最完美

首先是前端的市场研究,即贴近消费者需求,研发出真正符合需求的产品。“我不同意纸尿裤到顶峰,没有上升空间了”,对于业内一些大品牌研发负责人说“纸尿裤产品已经很成熟,做到最完美了”,覃叙钧并不同意,“哪怕你现在做到极致,只要消费者需求发生了改变,产品就要随之改变。”

在覃叙钧的想象中,未来的纸尿裤应该就像棉质内裤,轻薄贴身,持久干爽,且舒适零刺激。按照这个思路,他相信只要从结构设计和新材料两个方向不断探索,一定能找到突破。

比如,倍康目前正在筹划的“全柔性生产理念”新品系列,只要接触到皮肤的部分全都采用热风无纺布材料(这个材料的最大特点就是柔软亲肤)。这是消费者用手摸就能感觉到不一样的地方,在业内尚属首创。

为了这个新品,覃叙钧在产品设计成熟、企业资源也足以支撑的情况下,权衡再三选择了意大利某设备定制商,“确实只有这家的技术能做到我的要求——做纸尿裤,在设备上不领先,产品肯定也没法领先”。

覃叙钧同时还在储备新材料武器。纸尿裤的柔软和干爽,在现有的材料和结构上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但如果有超导流新材料,能够快速把液体快速输送到芯体的每一个部分,因为可以做到足够薄,那么把纸尿裤整个都做成吸收材料就是可行的——没有这种新材料,不能快速均匀导流的结果就是漏尿,把纸尿裤整个做成吸收材料也没有意义。

“这个材料其实原来就有,只是不是我们这个行业应用的,而且因为应用环境严苛,价格比较贵。我正在想办法把它改成适合我们行业应用的低成本材料。”覃叙钧认为,材料科学,也是这个行业未来要拼的。

中国妈妈不是崇洋媚外,而是恨铁不成钢

另一端是后端的触达,包括品牌传播、渠道建设以及面向消费者的服务。

“触达”解决的其实是如何构建一个有魅力、可信赖的品牌形象。这正是国产品牌当前的短板。为什么覃叙钧反而认为是机会?

不同于很多业内人抱怨消费者“崇洋媚外”,覃叙钧认为,并非妈妈不爱国,而是消费者“支持国产”的爱国情怀被太多粗制滥造的国货透支了信任,在“给孩子最好的”强烈愿望驱使下,他们只能恨铁不成钢地选择外资品牌。

“中国被人交口称赞的企业,不是没有,只是不多。”华为手机当年也曾被诟病“山寨”,然而它最终靠过硬的产品和强大的企业精神赢得了尊重。在覃叙钧看来,国产品牌的问题,不仅在产品层面的“术”,更在价值观层面的“道”。不从根本上重拾用户对企业的认同和信任,品牌基础无从搭起。

而唯一的办法,就是“用正确的方法,走在正确的道路上。”而且,这需要时间。

覃叙钧有足够的耐心,“我不焦虑,会按照自己的节奏去做。”

作为倍康最大的产品人,很多发明专利、产品创新,都是首先由覃叙钧提出创想,再交给专业团队实现。而他的很多点子,其实是在飞机上想出来的。

覃叙钧解释,机舱上无人打扰,心思最为沉静。每当此时,他的脑海就自动出现一个立体纸尿裤模型,开始模拟宝宝穿戴爬滚的各种姿态,以及妈妈护理宝宝穿脱的每一个步骤细节,从中反复思索如何优化。一有灵感,覃叙钧就会拿出随身的笔记本,画出脑中图景,回来赶紧交给他的博士团队做相关实验。

曾有人说,在目标尚未达成时,若你会感到焦虑,那驱动你做这件事的动力就是欲望。如果不会,那便是在凭理想前行。

覃叙钧显然是后者,“折腾出好产品”的过程本身,已经让他十分享受。

倍康新生:一个制造企业的惊人想象空间

按照从“微笑曲线”两端突破的思路,覃叙钧用手术式的大改造,让倍康在成立的第十年,仿如新生。而且他的“动作”惊人的快准狠。

覃叙钧解释自己是“广播体操”式思维,从第一节到第十节分别锻炼什么肌肉群,通通想清楚再去做,“因为很多资源投入进去就是长期的,如果后面没想清楚,资源就浪费了”。

而他一旦动手,早已胸有成竹。

组建新的高管团队

对于自己一手组建起的新高管团队,一向措辞严谨如覃叙钧,也禁不住流露出自豪,“在我们这个行业算是豪华配置了”。

在覃叙钧认为应该谦虚地向大企业学习品控的生产制造环节,他力邀到了一批业内标杆企业,甚至是其他顶尖快消品企业(众所周知,成熟快消品行业的品控比纸尿裤水平高得多)的品控人才。“如果没有这些人,学习成本试错成本真的非常高。”

在组建市场部时,覃叙钧又称得上“不拘一格降人才”,他从统一、康师傅、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甚至媒体等领域挖来认同倍康理念的各类人才,并不拘泥于是否有纸尿裤的市场操作经验。原因是,新倍康的市场部,是一个前所未见的架构(后面会详谈),最重要的是要有超强的学习能力和领导才能,能快速摸索出一套符合“倍康标准”的工作办法。

甚至连财务总监,都并非覃叙钧一路带上来“信得过的人”,也是他从某上市公司挖来的财务总监。两人的一拍即合,也是因为对方一句“财务不应该从成本节约的角度为企业省钱,而是应该从信息管理、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等角度为企业省钱。”要做高品质产品,有一个想方设法在各种地方给你“节约成本”的财务总监,显然也是系统的不兼容。

覃叙钧把这个业界“梦之队”召集起来,到底要做什么?

前端:如何比对手更了解消费者

纸尿裤虽然是制造业,但产品直接面向消费者。对于纸尿裤,母婴人群不仅有产品需求,更大的是服务需求。这就与传统工业企业的流程、定位产生了冲突。

于是,覃叙钧提出打造“服务型制造企业”,即用服务业的心态去经营管理工业企业,将顾客满意度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最终标准。

在和君咨询的帮助下,倍康重新设计、梳理业务流程,其中最重大的一个变化是,规划出了全新的“大市场部”。这正是覃叙钧所说,微笑曲线前端的“竞争力单元”。而这个部门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研究消费者,并用其研究成果指导企业与消费者有关的所有活动。覃叙钧称其为“战略发动机”。

从研究消费者的角度看,这个大市场部打造了企业与消费者沟通的信息闭环,沉淀并培养了企业自己的粉丝、会员。倍康市场部总监秦静透露,通过新媒体运营、线下活动等方式,倍康已经积累了50万的会员(都是购买过倍康产品或有明确购买意向的准用户)。

所谓信息闭环,是指在一个新品诞生的过程中,市场部要从:锚定某个消费群体,研究他们的需求,根据需求指导研发部研发新品,消费者测试,决定渠道投放策略,收集消费者反馈,一直跟踪到根据意见修改迭代产品。

迭代这个词,一般用于互联网产品,更新速度非常快。现在用于制造业的实体产品,其效率可想而知。

倍康在业内颇有特色的“小白裤”就是在这个新市场部操作下大获成功的单品。诞生不到一年,“小白裤”就完成了从1.0到2.0的升级,凭借扎实的品质和独特的调性,它成为京东母婴(直营)继安儿乐后引进的第二个国产品牌。秦静回忆,当时去见京东负责人,对方看过产品,也就谈了十多分钟就定下了合作,“因为他们非常识货”。

“有了这个‘大市场部’,最立竿见影的变化是新品上市能成功了。以前,还真不一定都能成功。”覃叙钧对此很欣慰。这个行业有太多厂商,非常能出新品,出得让渠道害怕——因为真的不知道能不能卖。

除了让产品更符合市场需求,大市场部的“令出一门”也让企业内部少了许多权责不清晰、互相扯皮的地方,真正让企业一切工作都围绕消费者展开,实现科学决策。

比如,传统产销一体的制造企业,往往缺乏市场意识,依赖渠道反馈。当经销商找到销售反映,竞品的某产品在我这里卖得很好,建议你们也快出。销售告诉研发,推出后却很快死掉。事后总结才发现,原来人家卖得好,有渠道不同、返利不同等很多原因。这时研发推说销售建议出,销售说我只是建议,没有保证出了就能卖⋯⋯企业的资源就这样被浪费。

换而言之,企业只有把消费者研究透了,才不会被渠道牵着鼻子走,而是反过来可以指导渠道。

后端:用什么让妈妈爱上中国造

做品牌是不是就得高空打广告,地面狂铺货?

在某些品类可能是奏效的,但在美誉度重于知名度的母婴圈,这么做显然解决不了最根本的问题:信任。

尤其在国产品牌整体形象不佳的情况下,强势曝光反而可能让你死得更快。用覃叙钧的话说就是:“在你产品没有优势之前,打广告只会让更多人知道你产品一般,跟别人没区别。”

在覃叙钧看来,要想解决国产品牌的信任危机,更重要的是让消费者看到企业对待产品认真严谨的态度。覃叙钧把这种态度有形化为一间造价高达800万元、全球唯一一家做纸尿裤应用研究的“倍康实验室”。

什么是应用研究?

覃叙钧告诉我们,行业现有的研究都是基础研究,主要是把纸尿裤摊平放在桌上测吸水量、反渗性等等,但这与宝宝将纸尿裤穿戴在身上时的真实使用状况相去甚远。倍康实验室的应用研究,就是利用模拟技术和真人实验,最大程度还原真实,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

这是一个有趣且炫酷的实验室,在这里你会看到由ipad操控的宝宝3D模型,当宝宝在趴着、侧睡、爬行等各种不同姿态时,一个360°的内置摄像头会立体展示尿液如何在纸尿裤中流动。并且,宝宝模型每平方厘米(大概指甲盖大小)的硅胶皮肤上都有一个温湿度传感器,通过这几百个传感器,能够用颜色展示宝宝在尿湿后皮肤温度湿度的变化。

这也是一个充满欢乐的实验室。为了测试产品表面是否有难以检测的毛刺(这种小刺用手都摸不出来,就像藏进衣领里的碎头发,可能会在穿戴中刺激宝宝皮肤),他们会找4〜6岁能交流的小孩试穿特裁纸尿裤,通过观察是否有规律性不适,改进产品。

有人评价覃叙钧此举是“杀鸡用牛刀”,他的回答是,“我就是要告诉中国妈妈,无论是你担心的,甚至你还没考虑到的问题,我都有一套严谨的方法去解决。否则你怎么证明国内企业可以做好这件事?”

其实,广告打得再多,消费者还是希望看到企业背后做事的态度。一个品牌能如此细致地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心呵护无法自我表达的产品使用者——婴儿的体验,即使最终它在产品上能体现出来的改善只有1,这种折射品牌价值观的工作,对品牌的贡献绝对不只是1。

打通整个微笑曲线,未来想象空间无限

除了对企业模块的梳理,2014年倍康还一口气完成了包括SAP在内的五大信息化系统的上线,成为业内除四大外第一个上SAP系统的纸尿裤企业,打通了上至供应商,下至消费者(会员)的整个企业信息流。

这是覃叙钧长久以来的心愿,他经常对他的高管团队说:“我们现在快要上飞机跑道了,却还是一颗拖拉机的‘心脏’(支撑企业起飞的动力不足)。”在说服董事会接受昂贵的SAP系统时,覃叙钧也是用了“成长性”这个理由:倍康的未来无法估量,与其今天选择一个便宜的系统,三五年后可能体量难以承载又要系统升级,不如一步到位,选择有足够成长空间的SAP。

覃叙钧的远见是有根据的,信息流的打通让倍康跳出单纯的制造业,具备了一个生态的条件。其中的发展空间无可限量。

近在眼前的改变是,倍康将实践渠道扁平化,与包括孩子王、咿呀、贝贝熊在内的连锁门店实现对接。而此前,因为市场人员无法覆盖这么多零售门店,还需要依赖经销商的力量,管理松散,效率低下。

在线上,倍康可以直接面对消费者,甚至从B2C发展至C2B,尝试针对会员的定制化生产。比如,就像当年戴尔可选配件一样,可以给会员几个选项,会员自选要吸收几泡尿的产品,要不要热风无纺布表层。“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尊重了会员的选择权,另一方面也固化了会员的期望值——如果你选一泡尿吸收量的产品,那你自然不会因为长时间穿着导致尿了几泡尿后发生漏尿而有抱怨。如此一来,顾客满意度会大幅提升,供应链需求管理也会非常好做。”

信息系统的完善,还串联起了倍康在另一个维度上的产品,“知了”智能纸尿裤。

知了是国内市场首个智能纸尿裤,也是倍康内部创新的一个典范:诞生于传统企业内部,却是不折不扣的互联网思维产品——知了不仅是一款高品质的纸尿裤,更有价值的是它附带的“妈妈知了”APP,围绕0〜3岁儿童家庭搭建的移动生态系统平台,除了智能纸尿裤硬件,未来会引入多种育儿智能监护硬件及服务。

倍康会员和妈妈知了的目标用户群高度重叠,未来,在适当的时机下,通过会员系统的打通,倍康甚至可能不再是一个传统制造企业,而是一个服务整合商,一个会员经营企业。

“这就是我未来想做的事情。纸尿裤是承载所有的核,这是肯定跑不掉的。这个核我一定会做到极致,让人无法模仿。”覃叙钧笑着说,“你看,我们纸尿裤行业其实还是大有可为的。有很多空间可以想象。”

转载自《销售与市场》

婴童在线©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