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与手足口病类似,虽不及手足口病猛烈,但却令宝宝痛苦不堪

育儿
睿爸育儿
2015年11月27日 06:39

/网络/睿爸

夏秋季,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会有点“嚣张”,肆虐着宝宝,家长谈之色变。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究竟是何方神圣,令家长如此恐慌呢?

概念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上呼吸道感染。疱疹性咽峡炎突发高烧,初期症状与一般感冒区别不大,很容易被误认为普通感冒。

与手足口病的关系

疱疹性咽峡炎有“隐形手足口病”之称,它和手足口病在病原学上有关联之处,都是由肠道病毒引发。但它又与手足口病有不同,最大的之处就是疱疹性咽峡炎的疱疹仅仅出现在口腔内,而患手足口病的大多数孩子先是嗓子里有疱疹,后发展到手脚心,少见于长在手脚背,并伴有发烧。还有不同之处,就是疱疹性咽峡炎相对于手足口病来说,比较“温顺”,它几乎不会出现重症危及宝宝生命。

宝宝易患年龄

疱疹病毒和肠道病毒是该病的致病罪魁祸首。一般七岁以下儿童高发,3岁以下宝宝最易中招。

发病主要表现

该病主要表现为高热、头痛、咽痛、流涎、厌食、呕吐,咽部充血,年幼患儿常会哭闹,烦躁不安,年长儿会告诉家长喉咙痛。口腔咽部会出现数个至数十个2~4毫米的灰白色疱疹,周围伴有红晕。一般一两天后疱疹就开始破溃成小溃疡,宝宝会更加难受,常常哭闹不止,异常烦躁。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一般潜伏期2-4天,全身症状一般在4-6天后可自愈。该病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感染性较强。

治疗方案

由于没有特效的抗病毒药物,抗细菌类药物对病毒也无效,疱疹性咽峡炎治疗主要以口服中药抗病毒、对症处理为主。宝宝发烧体温没超过38.5℃时,可以物理降温;如果体温超过38.5℃时,用泰诺林、美林等退热药予以降温,以免出现热性惊厥。

日常护理方法

患有疱疹性咽峡炎的患儿,在治疗期间都应多休息,不做剧烈活动,保证充足的睡眠;多喝白开水,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果蔬,不吃冰糕、不喝饮料,尽可能少吃煎、炸类的油腻食品。忌食刺激性食物,如酸、甜、辣、咸等,尤其要注意不吃过热、过冷的食品,避免刺激口腔破溃部位引起疼痛;由于患儿进食喉咙不适,可少量多餐进食;食物选择流质性食物,如稀饭、米汤、面条等;已经掌握漱口的孩子,可以每天用淡盐水漱口。

该病预防措施

平时,宝宝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记住:洗手是最好的预防;少去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别乱摸公共娱乐场所的玩具;家长要居室常开窗户,加强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宝宝须吃熟食,不喝生水;别让宝宝在地上摸、爬、滚、打;宝宝餐具常消毒,玩具常清洗,棉被常晾晒。

温馨提示:如想阅读更多优质文章,请下拉至“相关阅读”

【睿爸育儿工作室】1、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2、诚邀关注睿爸育儿号:nbruiba(长按可复制)

婴童在线©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