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来不希望孩子成为一个听话的人

育儿
亲子派妈妈圈
2015年11月27日 05:51

经常在唱歌选秀节目里看到选手说自己喜欢唱歌,想坚持自己的音乐梦想。说着说着就声泪俱下。

我就想不通了!你想唱歌你唱啊,去KTV唱,去马路边上唱,坐在马桶上唱……怎么唱歌还能成为梦想呢?

后来我明白了。

因为你本可以把练歌的时间花费在一份朝九晚五的好工作上。

你本可以不因为不务正业让父母操碎了心。

你本可以走一条“寻常”路,而不必承受这么多质疑的眼光。

可是,你心底总是有一个声音在说:不让我试一试,你们怎么知道我的能力不足以撑起我的野心?

当中国式思维以洪荒之力洗光了孩子的个性,敢发出这个声音的人其实都是难得的幸存者。

父辈遗传下来的奴性:走一条按部就班的路,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不冒尖、不出彩、平平淡淡才是幸福。

每一个孩子天生都个性分明,可是……

2岁时,当他第一次把天空画成黄色,你说不对不对,天空是蓝色。

4岁时,当她因为要穿白色的而不是红色的裙子而哭闹不止,你呵斥她:不许挑,让你穿什么你穿什么!

13岁,他想参加校园足球队,你说把英语成绩搞上去再跟我谈别的。

18岁,她想去北京学设计,你说还是考热门专业吧以后好找工作。

25岁,他带了一个女孩回家,你说这女孩太矮,影响后代基因。

……

多少次,父母把他们的意愿强加给我们

多少次,我们又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

多少次,我们在孩子坚持主见的路上插上“此路不通”的牌子,又一边为“别人家”有出息的孩子点头称赞。

你可知道“听话”的孩子为什么那么听话?1强行管制

很多孩子听话是因为他们有强势的父母,万事插手、说一不二、否则非打即骂,慢慢的,孩子变成了那只一碰笼子就会被电到的猴子,学会了在笼子里安分地坐着,即使有一天笼门大开,他们也再不敢越雷池半步。

2过度表扬

强行管制是百炼钢,过度表扬是绕指柔。表扬是一种鼓励没错,但过犹不及。

孩子会自己吃饭你要夸,孩子会走路你要夸,孩子自己收拾好了玩具你要夸,孩子穿了你愿意让他穿的衣服你要夸,孩子学了你愿意让他学的课程你要夸。

慢慢的,他主动变成你期望他变成的样子。因为他中了你夸赞的蛊,他期待你的肯定,他愿意让你以他为荣,他愿意让你为他高兴,即使他自己并不那么情愿。

3不自信

“奶奶帮你弄吧,你自己不会弄。”“别爬那么高,危险!”如果家长给孩子树立的观念是他们不具备足够的能力搞定自己的世界,那他们就真的将不具备成为自己的野心。

我们为什么想要一个听话的孩子?

因为省心啊!

但是后来,很多小时候特别听话的孩子长大后,总是面临这样的选择:选我爱的人还是合适我的人?是我喜欢的工作还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工作?是花更多的精力做我喜欢的事,还是做一个不迟到不早退的中国好员工?

曾经有一个宅男28岁了,每天只在家里玩电脑游戏,安排了几场相亲都不了了之,急疯了的父母总是说:“我家儿子不会追女孩可怎么办?!”

还有一个年轻人,父母托关系把他搞到兄弟公司,这家伙每天早晨迟到两个多小时,到了公司趴桌子上还睡,同事都怀疑他夜生活太丰满,理想太骨感。

后来,那个大龄宅男为了一个女孩辞了工作,戒了游戏,追到广州并定居在那里。

后来,那个懒咖终于辞职,和一个爱录影的朋友一起搞起了网络微剧,每天凌晨5点起来写稿子,凌晨一点还不睡。

原来,你以为“听话”可以让所有的事情化繁为简,却不知真正破除万难的是真爱。

这就是我不想要一个特别听话的孩子的原因。

我希望他能够保有自己的主见。

我希望他能够尊重自己的选择。

我希望他敢于发出质疑权威的声音。

我希望他成为他想成为的样子。

这并不妨碍他会成为善良、懂事、识大体、有教养的孩子。

作为孩子的父母,我们愿做大地,在他飞累了时给他一个落脚点。

我们愿做岸,当他漂泊久了,有个停靠的港湾。

让孩子做自己,并非奢求他们大富大贵,仅仅是因为,做自己,他们才能真正地、由衷地幸福快乐!

————————

亲子派,专注0-8岁孩子成长!有其他问题,请关注亲子派公众号:qinzipaidui

婴童在线©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