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郜莹
小虹妈烦恼他的孩子遇到失败、困难或一点不顺心的事,就爱哭闹抱怨。不是抱怨别人不对,就是抱怨自己倒霉;如何改正他这种爱抱怨,不肯承担犯错责任的习惯?
在我们身边,经常会见到爱抱怨的人,如某次在搭乘地铁时听到一个妈妈,对丈夫抱怨公婆不知变通:"孩子身体不舒服,想先睡觉再起来写功课,他们却死活不答应,说我规定他一回家就要立刻写作业。"孩子马上跟着抱怨到:"害我那天语文作业写错了好些字。"爸爸斥责:"别替自己犯错找借口!"在一旁"听戏"的我,忍住没插话:"孩子替犯错找的借口,不就是妈妈‘提供’的吗?"
我们经常就是如此在无意间,将孩子培养成一个爱抱怨、总是挑剔别人错,不懂得检省错误悔改的人。
虽然"抱怨"具有情绪宣泄的功能,但若养成凡事爱抱怨的习惯,可就不是件好事了。因为失败、不顺心绝对有它多方的理由,若一直沉溺于抱怨,往往就强化了认为"自己对"、"倒霉"的部分,而忽视了别人也有没错,和为什么自己会倒霉之处;以及思考该如何去亡羊补牢挽救错误,或从此次错误中寻得教训,以避免未来再"倒霉"。
我的女儿曾跟我分享她所学习的祷告三要素-先感谢、再替旁人做祷告、最后为自己祈求。女儿说在想今天该感谢的人或事时,才发现今天过得还真不错,旁人对她也挺好;替旁人做祷告时,体会到旁人也有其困难之处;为自己做祈求时,因为在感受到旁人的不顺意后,自己的不如意就变得非常微小了。
或许你不是个基督徒,但并不影响你带领孩子,每天遵照祷告三要素来做晚祷,藉由这个充满了感恩与省思的祷告,来帮助你和孩子时时保持乐观、勇于转换心境接受挑战的积极心。
跟自己和孩子约定-不顺意时可以抱怨,但只能一次。因为抱怨绝不可能会把事情由坏变好,反而会增加沮丧挫折感;不如把抱怨的时间和心力,去面对设法解决问题。
妈妈FM感谢您的收听,如果您喜欢我们的栏目可以关注号公众号mamafm,更多精彩节彩目,请下载妈妈fm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