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是越胖越好吗?到底多重才好?

婴幼儿护理
美琪宝贝科学育儿
2015年11月01日 16:02

“我家宝宝x个月才xx斤,长得好慢。”“当然要给宝宝多吃,这么瘦,怎么行!”这是许多妈妈最常见的聊天话题。白白胖胖、肉乎乎,这些都是赞美婴儿的词语,也成了很多妈妈过度追求的目标。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如何看待胖宝宝这个问题。

其实呢婴儿的健康成长需要良好的营养,而良好的营养是指均衡全面的营养素和适宜的摄入量。营养不良或过剩都会对婴儿的健康成长有害。传统观点认为婴儿越胖越好的看法是不对的。

婴儿肥胖,一方面活动受到限制,运动量相对减少,这不仅对骨骼生长不利。而且因负荷过重,可使腿部弯曲而变成弓形腿,严重时,由于呼吸困难,肺泡换气不足促使红细胞增多,有的甚至发生发绀、心脏增大以及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等。而且,据研究发现,婴儿时期的肥胖与成年后的肥胖症、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都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应当及早重视婴儿肥胖问题,并及早预防。

肥胖是指身体中的脂肪堆积 过多,肥胖的程度与体脂所占体重的比例有关。严重的肥胖可以看成是一种以身体脂肪含量过多为主要特征的病态。肥胖病的病因是多方面的,经常与多种慢性病伴随发生,并且促进和加重这些疾病。

一般来说,引起婴儿肥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1.遗传的因素:父母有一方肥胖的,子女肥胖的可能性有32%~34%;父母双方均为肥胖的,子女肥胖的发生率上升为50%~60%。2.生活环境:比如说孩子活动空间很小,运动太少;家长过度的保护,怕摔着、碰着,不让孩子跑、跳,孩子到了会爬的年龄不让他爬;3.饮食和喂养因素:家长缺乏营养学知识,不会挑选食物,比较重视肉、油等食物的摄入,轻视瓜果、蔬菜,导致孩子吃过多的高脂肪食物;有的过早给孩子添加淀粉类食物,过度喂养;还有一些孩子吃饭速度过快。4.一些疾病的影响,如肾病的患儿长期皮质激素治疗;垂体的肿瘤,ACTH分泌过多,也容易导致肥胖。

肥胖能并发其它许多疾病,比如1岁以下的肥胖婴儿,容易患呼吸道感染、腿部骨骼变形、脂肪肝、性发育异常等,如果沿袭下去,后果更加严重。婴儿时期的肥胖容易引起成年以后的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痛风、糖尿病的高发。肥胖儿还容易患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也就是常说的打鼾,容易造成大脑缺氧,对智力发育有一定影响。有肥胖高危因素的孩子,这些家长从小要注意孩子不要过度喂养,让孩子多活动,经常监测体重,发现有肥胖的趋势,及时地调整膳食结构,适当的控制体重,让孩子健康的成长。

专家支招 :

1.提倡母乳喂养。宝宝出生后的4~6个月内以纯母乳喂养一直被认为是预防宝宝肥胖最有效的措施之一。虽然有些家长用纯母乳喂养,不排除宝宝肥胖的可能,但在一岁多断奶以后会逐渐恢复正常体重,并不影响生长发育或长期健康。相反,非母乳喂养的婴幼儿出现肥胖的比例是24.6%,这是因为人工喂养婴儿更容易过度喂养,导致体重快速增长。

2.定时喂奶、奶量个体化、不强迫喂食。用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应固定喂养时间,最好每3-4小时喂一次奶;奶量以宝宝自己喝饱为准。一旦紧闭小嘴、把奶嘴往外顶或用手推奶瓶,就说明已经吃饱了。不可强迫喂食,“过度喂养”会让宝宝变胖墩!

1. 正确喝水。用配方奶喂养的宝宝,一定要在两次奶之间给宝宝喂水;这样家长就不会错误地把“渴”的信号当成“饿”而让宝宝吃得太多。从出生时起就应培养宝宝喝白水的习惯,不要用糖水、果汁等替代白水,这种做法是很容易带来额外的热量摄入,使体重增加更快!

怎么样~宝妈们这下知道了嘛?

无论待孕、已孕、新晋、待产、已生妈妈必加公众号【科学育儿】,和营养师辰辰妈719372一起了解宝宝喂养营养护理早教那些事儿。

婴童在线©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