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新手爸妈知识分享--宝宝的睡眠

婴幼儿护理
童星广场
2015年11月29日 04:45

#育儿知识#新手爸妈知识分享--宝宝的睡眠

分享人耿庆老师,个人brucegq,十四年早教经验,致力于推动家庭与孩子共同成长。一佳和美家庭成长沙龙创办人,两个孩子的爸爸。

写在前面:

宝宝的出生给每个家庭的父母都带来了喜悦与欢乐,但是随之而来的也有一些烦恼!比如:当劳累了一天的你不得不陪着午夜清醒的宝宝玩耍,或者被宝宝的哭声吵醒。这些问题常常让父母感到焦虑甚至失眠。

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大家都关心的宝宝的睡眠问题,并且学着帮助宝宝建立健康睡眠习惯

小编的话:我们希望有更多妈妈愿意将日常真实的育儿经历记录下来,并投稿给我们。真实的活生生的事例,对于其他父母具有更直接的参考价值,同时,对我们自己做成长型父母也是一种促进和鼓励。欢迎更多妈妈投稿参与!

投稿及加入亲子教育群请联系:号码19044401,或发送请求至邮箱19044401@qq.com。

睡眠对于婴幼儿时期的健康有很深的影响

随着宝宝成长和发育成熟,他的睡眠也会随之改变,并且和成人的模式更为接近。

在宝宝发育到6个月时,开始能整晚入睡而不用半夜里醒来吃奶或玩耍。

他可能一天需要14个小时的睡眠时间,这包括了白天的两、三次小憩和晚上的良好睡眠,这样的睡眠对于宝宝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但是,并不是每一位父母都了解睡眠对于婴儿健康成长的重要,希望以下的信息对你会有所帮助!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人的睡眠方式

人需要睡眠才能清醒地思考和拥有最好的机会来学习。以脑电波的不同形式为特征,科学家已经确认了两种睡眠方式。

一种是快速眼动睡眠,因为在这段睡眠中人的眼睛经常快速的转动,这时,人的脑部处于活动状态但身体仍然保持安静和静止。

梦境经常就存在于快速眼动时期。一些科学家认为,快速眼动睡眠的功能是清除脑部多余的思想或者“没有学好”的错误信息。

另一种睡眠是非快速眼动睡眠,它是有助于恢复的睡眠部分。在这段睡眠中,人的脑部处于安静状态,但身体可能处于活动状态(抖动,翻身甚至梦游)。

非快速眼动睡眠是一个从浅睡状态向熟睡状态过渡的过程。这一过程大约要持续一个小时,随后又将是一段快速眼动期。

这种睡眠阶段交替变换的方式一晚上可以重复5至6次。

宝宝就这样在深浅睡眠中反复改变。两个阶段的睡眠对宝宝身体和脑部发育都十分重要。

许多睡整夜觉的婴儿,在浅度睡眠到来时,可以较好地自我调整,重新进入深度睡眠。婴儿睡眠有睡眠周期,一个睡眠周期又有浅睡和深睡两种状态,总共60分钟左右。

成年人的睡眠通常整晚都不会中断,其中包括大约6小时的深度睡眠和2小时的浅睡眠。当我们处于浅睡眠期,可能会短暂地醒过来,当然,成年人知道该如何重新入睡。

婴儿的浅睡次数是成年人的2倍,浅睡时间比深睡要多,而且婴儿总体的睡眠周期要短。一次睡眠周期结束后,婴儿可能会醒几分钟。如果没有不良的“伴睡条件”的话,他就会自动入睡,转入下一个睡眠周期。

科学家认为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在快速眼动睡眠期被改变或者“重塑”,因为它可以帮助宝宝“回放”自己在清醒时经历过的事情。

而非快速眼动睡眠则能够帮助脑部得到休息和恢复。

如果想要脑部获得最佳生长与学习所需要的恢复(非快速眼动睡眠)和修正(快速眼动睡眠)的机会的话,就要保证宝宝作息时间表中安排有足够睡眠的时间,这非常重要。

婴儿在浅睡时除了眼睛不张开外,四肢和躯干都会活动,脸部会有各种表情,口中可能会发出如哼哼、哭或笑等声音。所以,父母在宝宝睡眠时观察到的宝宝的一些表现如翻身、哼哼等都是正常的。

婴儿年龄愈小,浅睡时间相对愈长。

生后头2年,浅睡占大部分睡眠时间,浅睡在这年龄婴儿发育中起重要的生理和心理作用。

婴儿进入能维持较长时间的深度睡眠的确切标志之一就是:婴儿的四肢软下来。轻轻地抬起宝宝的一只胳膊或腿,如果您松手时,它软软地掉下来,而且宝宝没有猛地一动,也没有突然醒过来,这就说明他已经睡熟了。这时,就可以把宝宝轻轻地放在床上而他不会轻易转醒了。

成人和婴儿在不同的睡眠阶段之间都可能自然醒来。

醒来后,成人的表现是会翻身,拉一拉被子,或者调整一下枕头。我们会自动的寻找与睡眠关联的一些事物。

例如,如果枕头掉了,我们会稍微清醒一些,并开始寻找它。当找到枕头后,我们会继续入睡。

宝宝与成人一样,从出生后随着睡眠方式交替的不断发展,他也学会了把睡眠和特定的情形、事物或者流程关联起来。

当宝宝进入梦乡前,他能记住在他周围时常出现的事物,同时他能将这些记忆同睡眠过程关联起来,并学会自我安慰,从而帮助他安静下来并进入睡眠。

宝宝在夜间会自然但却是轻微地清醒。如果宝宝在晚上醒了,那些被他用来和睡眠相关联的事物就能够帮助他放松并重新进入梦乡。

这时,你如果注意观察的话,会听到宝宝有一些细微的活动或者在轻度睡眠时发出一些声音,不要打扰他,宝宝可以自己重新进入睡眠。

6个月后,当宝宝的睡眠期完全建立起来后,宝宝就能把入睡和躺在床上关联起来。但是,如果每天晚上在宝宝完全入睡前都要给他哺乳或者轻微摇晃他的话,宝宝将很难在没有这些帮助时自己重新进入睡眠。

睡眠对宝宝的生长发育作用重大。生长激素在入睡初期的深度睡眠时分泌最多,一般在晚上10时至凌晨1时为分泌的高峰期。

如果减短睡眠时间的话,生长激素的分泌就会减少,身高的增长也有可能受到影响。另外,到了晚上,宝宝平躺在床上,下肢从纵向的重力作用中得到解脱,骨骼就能得到充分的休息。

如果宝宝能够睡一整夜了,他很可能是在半夜短暂地醒来过,但他已经知道如何自己重新入睡了。这是宝宝养成良好睡眠习惯的成功标志。

父母如果过多干涉宝宝午夜的睡眠方式,比如在午夜过多逗他,或者提供不必要的饮料和饮食都可能会造成或增加睡眠障碍的发生。

如果宝宝晚上偶尔或者单独一两次醒来您不必担心。但是,如果宝宝存在下面这些情况时,你应该寻找原因并寻求可能的解决方法。如果有必要,还可以寻求专家帮助。

1. 经常晚上清醒

2. 长时间大声啼哭

3. 对就寝时间和婴儿床或其它床产生恐惧

4. 待在床上一个小时以上还不能安静入睡

5. 长期地或强烈地对床上时间感到不安全

6. 午夜还保持警惕状态并渴望保持清醒

7. 渴望得到超过孩子年龄正常所需要的进食

8. 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糟糕的征象——易怒,难以集中注意力,白天过多的啼哭。

这些属于“高需求宝宝”,可参考西尔斯的书了解。

帮助宝宝寻找一些晚上醒来也能发现的睡眠关联。比如,玩偶、毯子、拇指、柔和的歌曲以及轻摇几分钟等等。

当宝宝从白天的活跃状态到晚上的休息时间进行转换时,制定一个连贯作息安排是非常必要的。

建立一个让人放松的就寝流程能够帮助宝宝从清醒状态转向睡眠状态。

每天晚上都应该按相同的流程进行活动。这种流程可以包括当天最后一次哺乳、一次温水浴、抱着宝宝进行一个缓慢而放松的舞蹈、一起看书、唱催眠歌曲、有节奏的摇晃或平静的讲述白天的事情等方法可以帮助宝宝建立睡眠关联。

应该逐渐建立一套每天夜里都可以重复的过程,宝宝也能从中学会并知道熄灯和睡觉是这个过程的最后一步。

对宝宝来说,这种有规律性的过程使上床时间成为一段快乐的经历,无论你建立的睡眠过程是何种形式,只要每晚都能重复进行,它就能变成最有效的程序。

需要注意的是,安排一些临睡前进行的活动使宝宝慢慢安静下来。避免激烈的体育游戏,令人兴奋的音乐或电视节目,或者白天哺乳时量过多。

当宝宝在夜间清醒时父母可以采取以下步骤来帮助宝宝重新入睡:

当宝宝首次醒来时,你可以在一旁仔细聆听,千万不要干扰他,给他至少5分钟时间让他自己重新入睡。

也可以查看并确认宝宝没有身体上的不适以使自己放心。

如果持续了5分钟以后还没入睡,可以柔声与宝宝说话,轻摇或轻拍他的背让他重新安心但不要让他清醒,同时要不断告诉他时间已经很晚了,每个人都睡觉了。

同时,你可以给宝宝提供上面说的睡眠关联物品和能使他安慰的东西,如一张柔软温暖的毯子或者其他能帮助他重新入睡的安全物品,他会依靠自己重新进入梦乡。

关于宝宝是否与父母同睡,其实各具优点与缺点

例如,睡在父母床上,宝宝将更容易、更快重新进入睡眠,日后比其他宝宝夜间醒来的次数要少。

亲子关系和安全感也会建立的比较好。

但是,和宝宝一起睡时,父母将失去隐私,而且日后要改变这种情况将十分困难,特别是年龄超过6岁之后还在一起睡。

另外不同国家文化不一样,对这个的观点也不同,大家可以选择你能接受的、对你和孩子成长都有帮助的方式,因人而异。

不管哪种方式,对于这一问题的选择一定要经过仔细考虑并明确决定。因为你的决定将直接影响到这个家庭几年内的睡眠习惯和孩子未来的性格、心理的成长。

之前也谈过一次,我个人的建议是,三岁前可以和父母同床睡,上幼儿园后就分床睡,如果有条件,孩子的安全感建立又好,独自可以一整夜入睡,也可以让孩子自己一个房间睡,但6岁之后,一定要分房间睡。

孩子在精神上和父母分离的年龄应该是在3 岁左右,在此之前,让孩子独自一人睡觉可能会让孩子觉得不安全。

3岁后的孩子,已经能够明白即使妈妈不在身边还会回来的道理,这时可以尝试着让孩子和你分床睡觉了,不过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能强迫孩子

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把他的房间布置一下,使之对孩子更具有吸引力;在孩子单独睡觉前,让孩子有一个心理准备,给孩子一个过渡的过程。

还可以和孩子一起读相关绘本,讲讲为什么要分床睡。当分床开始后,在孩子睡觉前,你可以坐在小床前给孩子讲讲故事、说说话,告诉孩子灯的开关在哪里,让他闭上眼睛,亲亲他的额头,使他能感受到父母的爱。

婴童在线©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