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晒更健康,黄疸治疗法让您的宝宝告别“小黄人”

婴幼儿护理
嘟嘟医生
2015年12月03日 03:50

半数以上的新生儿在出生一周内出现皮肤的轻度黄染,使他们看上去呈棕黄色,这种情况称为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有哪些症状?

大多数发生新生儿黄疸的足月儿,会出现皮肤及眼巩膜黄染,但没有其他症状。如果胆红素水平升高,会引起以下症状。

【1】嗜睡


【2】喂养困难


严重异常的黄疸可能导致听力障碍或大脑损伤。由于胆道闭锁导致的胆道发育不全,如果不经治疗,有引起新生儿肝脏损害的危险。

产生的原因?

新生儿发生生理性黄疸的原因主要是:在子宫内, 胎儿的红细胞远较成人的红细胞高得多,生后新生儿的红细胞数量逐渐减少,向成人的红细胞数量过渡,于是过多的红细胞被破坏,释放出胆红素,而且新生儿旁路胆红素来源多,肝功能尚不成熟,肝排泄胆红素功能差,排泄结合胆红素的功能差。此外,新生儿刚出生时肠道内正常菌群尚未建立,不能将进入肠道的胆红素转化为尿胆原(粪胆原),使新生儿发生黄疸。

如何检查

实验室检查出现黄疸时,应检查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以区别胆红素升高的类型,另外检查尿胆红素、尿胆原以及肝功能也是必不可少的。

1.常规检查
(1)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的黄疸 主要见于各类溶血性疾病、新生儿黄疸等疾病。直接胆红素与总胆红素比值小于35%。除上述检查外,还应进行一些有关溶血性疾病的辅助检查,如红细胞脆性试验、酸溶血试验、自身溶血试验、抗人球蛋白试验、血常规、尿隐血、血清游离血红蛋白、尿含铁血黄素、血清乳酸脱氢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等。
(2)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的黄疸 见于各类肝内、肝外阻塞使胆汁排泄不畅,直接胆红素与总比值大于55%者。除进行一些常规检查外,还需进一步检查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亮氨酸氨基肽酶、5-核苷酸酶、总胆固醇、脂蛋白-X等。
(3)肝细胞损伤混合性黄疸 见于各类肝病,表现为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均升高,直接胆红素与总胆红素比值为35%~55%,检查肝功能可获得异常结果。
2.其他检查
(1)血常规、尿常规。
(2)黄疸指数、血清胆红素定量试验.
(3)尿液中胆红素、尿胆原、尿胆素检查。
(4)血清酶学检查。
(5)血胆固醇和胆固醇酯测定。
(6)免疫学检查。
(7)X线检查。
(8)B型超声波检查。
(9)放射性核素检查。
(10)肝活组织检查。
(11)腹腔镜检查。

如何治疗?

新生儿光照治疗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光照疗法是利用蓝色的荧光治疗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是由于血液中胆红素的水平升高所引起的皮肤及巩膜黄染。为了最大限度地暴露于光照中,婴儿需要脱掉衣服完全暴露于保温箱中。治疗过程中,医生会允许你将婴儿抱出保温箱喂奶,其余时间婴儿需要继续在保温箱中接受光照治疗,直到血液化验显示胆红素恢复到正常水平为止。在大多数情况下,治疗需要持续数日才能完成。


更多精彩分享、专家指导,尽在嘟嘟医生公众号(FamilyDoctor_PC)

婴童在线©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