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成长期间,家长都会有带宝宝体检并因各种原因进行血常规化验的经历。通常,化验后医生会就检查结果向家长解释。
血常规主要内容包括:
血红蛋白:也称血色素,根据血红蛋白水平判断宝宝是否有贫血;根据红细胞演算数据判断贫血性质,大细胞性、小细胞性、正细胞性,低色素性、正色素性,辅助贫血病因的查找。
血小板:感染后、临床有出血倾向的宝宝需关注,重点关注是否有降低,少见情况下需注意血小板功能情况。
白细胞:除关注白细胞总数外,还会关注其分类情况。白细胞主要包括三种类型的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还包括正常情况下占比例较低的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以及异常情况下出现的不成熟细胞,甚至特殊形态的细胞。
正常情况下,最常见的三种类型细胞所占比例与年龄发育有关。出生数天内的新生儿、4-6岁以后的儿童白细胞分类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而小婴儿阶段、幼儿阶段白细胞分类中以淋巴细胞为主。持续淋巴细胞增高,除发育特点外,需关注淋巴细胞所占的比例、动态变化,关注淋巴细胞形态、小儿整体状况、有无急慢性疾病问题。
血常规结果需专业医生结合宝宝情况进行解读。
查看更多天使育苗名医育儿文章,了解每天新鲜育儿资讯,请关注“天使育苗订阅号”(号:tsymdyh),或在各大应用市场搜索下载“天使育苗”APP。
作者:冯琪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主任
原创文章,欢迎分享,版权归天使育苗所有,转载请联系:edit@cyyz-healt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