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来袭不散,做好这几点,保护孩子远离伤害!

婴幼儿护理
洋人育儿经
2015年12月14日 18:47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家的吐槽从沙尘暴转移到了雾霾,心里不免一阵苦笑。我们成年人可以通过一些保护措施进行自我防护,但是对于孩子来说,雾霾对于他们身体上的伤害会更大。

雾霾对人体的危害有很多,最主要的是会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和支气管炎、哮喘、肺炎等疾病,严重者甚至导致肺气肿及肺癌等症。

但是对于呼吸系统尚未完善的孩子来说,雾霾带来的危害要远远大于成人。原因如下:

1.孩子没有鼻毛:鼻毛是阻挡微粒进入呼吸道的重要防线,成人都有鼻毛,但是孩子没有的,孩子首先就比成人少了一道防护墙。

2.身高低:孩子一般身高相对比较低,更接近于地面,与比成人相比 更易把地面上泛起的污染物吸入肺中。

3.呼吸频率比成人快:孩子的呼吸频率要比成人快,单位时间内吸入的污染物可能要比成人更多,对脏器的损害也更为严重。

4.肺部发育不成熟:孩子的肺部发育不成熟,再加上如吸入了过多的污染物,比成人更易滋生细菌和病毒。

那么究竟应该怎样帮助孩子远离雾霾的伤害呢?

1.戴口罩

虽然口罩是我们成人对抗雾霾的第一选择。但是对于3岁以下的孩子,不建议家长为孩子准备口罩,原因大致有两点:第一,孩子小且好动,本身并不能够戴得住口罩,可能2-3分钟就会把口罩抓下来,达不到防护的目的;第二,市面上很少有适合这个年纪的孩子的口罩,脸部的空隙会比较大,粉尘和污染等容易从口罩边缘或鼻两侧间隙进出,口罩基本上起不到过滤作用。

孩子3-6岁,家长可以为纱布和棉布材质为主的口罩,并且要注意口罩和孩子脸型的契合。

6岁以上的孩子,就可以开始使用KN90型口罩

除此之外,家长一定要注意,不要用围巾包裹口鼻的方式代替口罩,因为这样不仅不能够保护孩子,还会让孩子吸入围巾上的赃物。

注意:孩子不宜长期佩戴口罩,否则会使鼻黏膜变得脆弱,失去了鼻腔的生理功能。

2.减少带孩子外出次数和时间,出门前查看PM2.5指数

尤其早晨空气质量特别差,要等能见度高的时段进行,地点以树多草多的地方为好;另外也不要带宝宝到人多的地方活动,人多容易交叉感染,引发疾病。

3.注意开窗通风的时间

很多人知道要开窗通风,特别是很多家长晚上开空调带宝宝睡觉的时候,更要注意通风。不过,雾霾天气下不主张早晚开窗通风,最好等太阳出来,雾霾散去再开窗。

4.勤洗脸、漱口、清理鼻腔

宝宝的脸部,经常暴露在空气之中,所以灰霾天气时,有不少有害物质都会依附在宝宝的脸部,可以选择给宝宝用温水清洗脸部,这样可以将附着在宝宝皮肤上的阴霾颗粒有效清洁干净。

因此,当孩子从雾霾回到屋里时,最好用温水洗一下手和脸,将附着在皮肤表面的微小颗粒洗净。如果孩子没有戴口罩,应及时漱口,以便清除附着在口腔里的脏东西。同时,别忘记用棉签沾水帮助孩子清净鼻腔。另外,孩子在雾霾天穿过的衣服应及时清洗,尤其是外衣,毛妮或针织的料子最易吸附颗粒,应及时给孩子脱下。

5.家里备置空气净化器或加湿器,绿植

如果是雾霾非常严重的天气,最好不要开窗。有条件的家长可以买台空气净化气,空气净化器可有效过滤有害气体,室内除霾效果很好,但应注意:以释放臭氧为原理的低价空气净化器不要购买。没有空气净化器的家庭可以准备一个加湿器。增加空气的湿度增,有利于悬浮在空气中的颗粒物落到地面,可以减少家人和孩子吸入颗粒物的机会。也可以选择植物叶片具有较大的表面积的,能够吸收有害气体和吸附PM2.5。

6.从饮食入手,帮助孩子抵抗雾霾

雾霾天可以多给孩子吃一些,润肺排毒、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例如黑木耳、百合、雪梨等,注意合理饮食,同时多喝水

如果家长不知道怎么做的话

接下来推荐几个排毒清肺的食谱给大家参考~

一、凉拌黑木耳

黑木耳含有丰富的植物胶原成分,它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对无意食下的难以消化的头发、谷壳、木渣、沙子、金属屑等异物也具有溶解与氧化作用。常吃黑木耳能起到清理消化道、清胃涤肠的作用。

二、雪梨百合润肺汤


雪梨是很常见的一种水果,价格便宜。它有着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的功效,特别适合干燥的秋冬季节食用。百合具有清热,去火,润肺和安神的功效。

三、银耳莲子百合汤

这道菜用银耳、莲子、百合等煮制而成,银耳的营养成分丰富,美容养颜。百合和莲子具有养心安神,润肺止咳的功效,是著名的保健食品,也是老少皆宜的食物。

四、猪血菠菜汤


这道菜,润肠通便,养血止血。猪血味甘、苦,性温,有解毒 清肠、补血美容的功效。菠菜不能直接烹调,因为菠菜中含有较多的草酸,草酸容易和食物中的钙结合形成难于溶解的草酸钙,妨碍人体对钙的吸收。烹调时,应先将菠菜 用开水氽烫一下。

有了这几道菜,希望可以帮助家长保护孩子们度过这雾霾的天气。

婴童在线©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