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关于奶粉的“故事”始终很精彩。前两年是特区香港出台严格的措施,对于携带奶粉离港人员罚款50万元,并处于两年监禁,紧接着,首都北京也拟规定禁止网店销售进口奶粉。如今,我国驻德国大使都声言,看到国人去德国购买奶粉,很心痛。新闻爆出后,举国哗然。我也弄不明白,弱弱的质问下,不就是买奶粉嘛?何至于会出现这样的严厉处罚?
作为70年代生人,我有理由相信,对于同龄人来说,那个时候能吃上奶粉是非常奢侈的事情。至今,我还清楚的记得,到了十多岁我才有机会品尝奶粉,那种甜甜的清香,到现在我都没忘记。有次主动向父亲提出,让他买奶粉,用以解馋。父亲摸着我的头说,好好读书吧,这样,奶粉会有,什么都会有的。于是,刻苦读书的同时,我暗自发狠,告诫自己,长大后,要每天都吃奶粉。
当然,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生活的富裕,对奶粉的那种渴望却逐渐淡忘了。尤其是妻子怀孕期间,我曾多方咨询,结果自然是母乳喂养孩子为最佳。孩子出生后,妻子以影响工作,导致身材变形为理由,委婉的拒绝给孩子喂奶,去奶粉替代而之。平日对妻子百般依顺的我首次发火,质问她,是孩子的生命重要,还是你的身材重要?最难得,双方的父母也是极力反对用奶粉喂养孩子。
在这种大环境下,妻子不得不选择妥协。所以,从孩子降生到能进食饭菜,期间都是母乳。随后不久,国内曝出毒奶粉,大头娃娃的相关新闻。当时,反应最强烈的就是妻子。她对我当时的坚持赞不绝口,更喜欢对踏入校园,活泼健康的儿子说,你爸爸真伟大,要不是他啊,说不准你也是个大头娃娃。说真的,看着那些大头娃娃,相信每个为人父母,都会伤心至极。对于制造毒奶粉的奸商,有种恨之欲死的感觉。
可是,我们都是凡夫俗子,都要生活于现实中。我的孩子没吃上这些毒奶粉,年迈的父母却喜欢上这种食品。当我把毒奶粉的内幕说出后,他们也是痛心至极。更让我难以释怀的是,老人对自己已经没有太多的牵挂,认为自己岁数大了,即将到了离开人世的时间,吃上点“慢性毒药”也无所谓。倒是再三叮嘱我,要及时告诉身边的亲戚朋友,让他们明白母乳喂养的好处,更要远离毒奶粉。
只是,话好说,事难做。每个人的想法做法,旁人是无法左右的。再者,当今社会有钱人多的是,他们可以在各大商场超市直接购买进口奶粉,条件更好的,可以借出国机会,购买到更正宗的洋品牌奶粉,没有任何后顾之忧。虽然国家虽然对制造毒奶粉的不法之徒进行了处罚,并公开表示,大多数奶粉还是安全的。但对普通百姓而言,毒奶粉在内心的阴影却难以得到根除,只是碍于经济条件等诸多原因无法离弃国产奶粉。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清楚,这些年中国食品安全已经成为国人心中永远无法抹去的伤痛。众所周知,就在前几天,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报道了黑记者敛财的内幕。节目播出后,邻居就说,这记者也太黑了,好像每年都有,怎么就没人管呢?我反问,让中国人致命的毒食也每年都有,同样没得到有效的解决,你觉得让全体公民吃毒食品和这些少数为自己敛财的记者,哪个更重要?瞬间,邻居哑口无言。
最可恨的还有,曾有媒体揭露,当年毒奶粉事故中的带病官员已开始逐渐复出。这样的处罚让百姓情何以堪?我有时觉得,中国好像不缺钱,但很多事情的作为却暴露出最缺钱。君不见,很多违法的企业,只要按时交出为数不少的罚款,任何不法行为都是不了了之,根本谈不上得到法律的严惩。这,估计是造假者胆大包天的条件吧?
如今,中国奶粉问题已引起国际关注,让人情何以堪。从大量网帖回复不难看出,众多人对此政策表示强烈的质疑和谴责,甚至认为上演一出荒唐的闹剧。以后的具体办法我不敢妄加评论。但是,我知道,民以食为天。任何国家,如果食品安全都无法解决,这个国家的发展肯定要遭受很大的折扣。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真的这么难吗?(文/孙新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