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黑五来了!跨境购物年轻妈妈最败家

新闻动态
OTT行业观察
2015年11月28日 12:41

感恩节是每年11月最后一个周四,而西方百货商场通常在感恩节之后的第一天(也就是周五)启动全年最猛的促销狂欢。由于老美记账时红色代表赤字,黑色代表盈利,于是百货零售商家们非常形象的将这个带来丰厚收入的星期五昵称为“黑色星期五”。

“黑色星期五”这一天,全美各地的消费者都会涌入各大实体店抢购折扣商品,这现在也已经进化成亚马逊、百思买和沃尔玛等零售商的盛大网购节日。

近年来,随着中国购物者跨境网购的比例增加,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了黑色星期五的大促销中。根据海外第三方支付平台PayPal和国际市场研究机构Ipsos联合发布的第二届全球跨境贸易调查报告显示,2015年,有35%的中国网购消费者有过海淘经历,在2014年,这一比例仅为26%。

跨境网购男女比例较平衡,男性略多于女性。从年龄分布看,26-35岁的用户占到一半以上,这一年龄区间的群体对于新事物的接受程度较高,有更高的收入,对于未来收入预期也比较乐观,所以成为了海淘的主力军。

幼龄儿童父母最爱海淘

根据paypal调查显示,47%的中国海淘族为幼龄儿童(6岁及以下)父母。该群体拥有最高的家庭年均收入(约人民币408800元),且他们的平均海淘花费总额比已婚未育群体高出15%,比单身群体更是高出39%。他们当中约有一半(51%)人海淘婴幼儿产品,另外还有服饰、化妆品以及电子产品。


国际快递公司、邮政包裹以及转运是中国海淘族最常使用的物流方式。在下单到收货之间,一般需要等待2周~3周的时间,也就是说,这个黑色星期五剁手后,在圣诞节之前就可以收货了

有些购物数据表明,在“黑色星期五”之前购物反而是明智的选择。据美国市场研究公司eMarketer测算,约有25%的美国消费者已经在万圣节之前完成了购物。该报告还显示,48%的美国消费者去年在“网购星期一”之前就完成多数购物计划,高于前一年的40%。

中美购物节对比:双11秒杀黑色星期五

去年 ,美国“黑色星期五”的网上销售额在24亿美元,而随后的“网络星期一”成交额为26.5亿美元,仅仅是去年双十一的三成不到。

所以,这样的消费力也是吸引了众多海外品牌的垂涎。而阿里巴巴就表示,在今年,来自二十五个国家的大约五千个海外品牌也会参与到这场购物狂欢当中。接受尼尔森调查的每五名受访者中,就有三个中国顾客表示或将购买海外品牌。而尼尔森的分析师也表示,随着中国网购市场的成熟化,人们希望购买更高品质的产品,所以海外品牌通过中国电商而进入中国市场,这将成为一个发展趋势。

“网络星期一”网购逐步成为主流

网络消费的大头源于感恩节后的“网络星期一”。数据显示,去年的“网络星期一”就有1.27亿美国人参与了网购,这个参与人数已经超过了“黑色星期五”吸引的8700万客流量。

由于网络购物不受传统的限制,可以提前抢跑,几乎所有的百货公司都在感恩节当天凌晨就在网上进行感恩节特价销售。在争抢消费者的竞争中,哪家店开门早就能抢到最多的客户。但是由于感恩节传统上是家庭团聚吃火鸡晚餐的日子,为了避免舆论压力,实体商场不能在感恩节白天开门。目前大多数实体商场都已经把感恩节特价销售从周五0点提前到感恩节当晚6点,但已经很难再提前了。

对于消费者而言,网络购物得到的最优惠价格诱惑实在太大。尽管各大商店感恩节频频推出不同折扣,撰写网购攻略的网站也层出不穷,但调查显示,今年90%的消费者认为价格是影响网购的第一因素,而之前几年第一位的因素都是是否包邮。


婴童在线©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