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刊 | 2015朋友圈,最热营养话题7大传言是真是假?

新闻动态
妈咪宝贝传媒
2015年11月29日 17:02

文/游游 受访专家/朱毅(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

朋友圈是妈咪获取养育信息的重要来源,但朋友圈也是个是非地,众多谣言在朋友圈被攻破,同时又谣言四起。2015年多条直逼眼球的营养信息在朋友圈热传:维生素软糖被禁、面包不能吃、婴儿要喝无菌水、米汤含砷……妈咪满腹疑虑,却又不敢不信,朋友圈里的信息哪些是传言?哪些是真知?我们该怎么解读这一年的营养事件呢?让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朱毅老师为妈咪们“拔开迷雾”吧!

传言1:吃面包=吃化肥,不要再给宝贝吃面包了

微事件:面包新语”食品门在朋友圈传得沸沸扬扬,中称其炸甜甜圈的食用油跟开店时间一样久远,更有传言称,面包中含有甜味剂、膨松剂等50多种添加剂,“吃面包=吃化肥”,面包美味、香甜,但千万不能再给宝贝当早餐和点心啦!

TIPS:要购买正规产品,由于糖油较高,尽量少选择丹麦面包、夹馅面包,多食用糖油较低、富含粗纤维的全麦面包、吐司面包。

真相:当早餐,馒头的确比面包更合适

馒头由于不放糖盐,所含能量要低,且100℃蒸熟,不产生任何有害物质、营养素流失小,有自然香气;而面包能量高,且烘烤温度在200℃左右,表皮部分会产生微量的丙烯酰胺,还会造成赖氨酸损失和维生素分解。比较下来,馒头的确比面包更适合当早餐主食。

吃面包=吃化肥”是谣言,适量食用无害

为了达到口感和工艺的要求,做面包确实需要用到一些食品添加剂,比如膨松剂能使面包口感膨松,乳化剂使面包不易老化,香精香料能做出不同味道的面包。但妈咪需要知道的是,食品添加剂在使用前会经过严格的安全性评价,只要加入的食品添加剂符合标准,安全性是有保障的。用甜味剂替代面包中的糖,可减少能量摄入,降低蛀牙和龋齿风险;儿童适量食用面包易于消化,有益无害。

传言2:奶粉会导致婴儿性早熟

微事件:2015年,媒体报道多则婴儿性早熟,疑与奶粉有关新闻。其中一则新闻称5个月的双胞胎姐姐一直吃奶粉,出现“乳核”,妹妹吃母乳却正常,家长怀疑与奶粉有关。

真相:厂商没有在奶粉中加入雌激素的利益诉求

奶牛催情和饲料中添加雌激素,造成牛奶中激素残留是没有根据的。因为目前我国的奶牛场普遍使用前列腺素等激素调节奶牛的不发情,促进乏情奶牛发情;奶牛饲料中不会加入雌激素,因为它没有催奶作用,如果是怀孕期奶牛,注射雌激素,有可能诱发流产;另外奶牛的瘤胃是个大发酵罐,即使存在外源加入的激素,在瘤胃中也可以大量被瘤胃微生物破坏分解掉。厂商没有在奶粉中加入雌激素的利益诉求,如果奶粉中雌激素超标,有可能是原料受到污染或者包装、储运过程中受到污染所致。

家长眼里的“性早熟”表现或可为正常生理现象

由于受母体激素的影响,婴幼儿期的宝贝有可能会出现乳房硬块,多数经过1~2年时间自行消失,这种情况不是性早熟,是正常的生理现象。除此之外,女婴外阴有少些白色分泌物也属正常现象。发现宝贝这些表现,可以请专业医生排除是否存在早发育的可能,也要考虑妈咪怀孕哺乳期间有无外源性激素摄入过多的可能,不一定是喝奶粉引起的。

传言3:饮用、冲奶,婴儿需要无菌水

微事件:2015年,市场上出现了一款“高端水”,专门针对婴儿。这种水的广告宣传,声称采用了世界顶尖的无菌生产工艺,可以达到商业无菌要求。无菌瓶装水真的像广告宣传所说的那样高端吗?喂养婴儿、调配婴儿奶粉是否需要无菌水呢?

真相:“无菌水”没有那么高大上

随着对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人们对婴儿饮用水质量尤为看重。不过所谓的婴儿无菌水,只要配合生产线的卫生控制,做到商业无菌并不是难事。市面上很多产品采用无菌工艺灌装生产,比如利乐包装的牛奶、纯果汁等,并不像企业宣传的那么高端。另据《消费者报道》向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送检的结果称,包括意大利圣安娜婴儿矿泉水、湾蓝天然矿泉水等在内的几款婴幼儿水侏罗纪钠含量和菌落总数都过高,并不适合婴儿饮用。

奶粉都不要求商业无菌,婴儿没必要饮用无菌水

液态婴幼儿配方食品因为提供了微生物需要的水和营养,可能导致大量细菌繁殖,故需要做到商业无菌来防止变质。而婴幼儿配方奶粉就不要商业无菌,奶粉干燥的环境使微生物处于休眠状态难以繁殖,只要避免致病菌污染,并将指示性微生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即可。事实上,即使饮用无菌水,在打开瓶盖、倒进杯子、喝到嘴里时,它也就不再是无菌的了。婴儿一旦降生就进入了微生物的世界,婴儿通过吸吮妈咪的乳头和手指将环境中的微生物吞进肚子,逐渐构建属于自己的肠道菌群,这也是为身体构筑防御屏障的一部分。过度强调无菌,反而会增加宝贝日后对环境过敏的几率。

传言4:甜玉米、黄豆、圣女果,都是转基因食品

微事件:紫薯、甜玉米、圣女果、黄豆……市场上一有新品种蔬果上市,人们总爱给打上个问号,传闻中这些食物就是用吓死人的转基因技术生产的。

真相:这些食物都被诬陷了!

转基因食品是利用生理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性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类所需的目标转变。

圣女果 圣女果是通过常规杂交得到的,既是蔬菜也是水果,不是转基因产品。

紫薯 紫薯因其不正常的体态及颜色被怀疑为转基因食品,过去市场上紫薯不常见,但并不是转基因食品。

甜玉米 甜玉米分为种皮、胚乳和胚三部分,影响其甜度的关键因素是胚乳,甜玉米因其胚乳中有水溶性多糖而发甜,其原因是控制淀粉合成的一系列基因中个别发生自然突变,切断部分还原性糖向淀粉的转变而成为甜玉米,并不是转基因食品。

黄豆 豆子能发芽关键是要新的豆子,如果是新种子仍然得不到豆芽的话,即是发芽过程的问题,与是否是转基因食品无关。

传言5:人造奶油成患,我国成反式脂肪酸重灾区

微事件:安徽卫视做的一档节目在里热传,该节目通过现场实验、机构检测等证实,市面上大多数蛋糕都用的人造奶油,甚至是更低劣的廉价奶油。检测结果称,其检测的7个样品中,有6个(每100克)超出成人反式脂肪酸2.2克的限量。

真相:反式脂肪酸的危害或被夸大

2013年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发布消息称,反式脂肪酸的危害被夸大。北京、广州等大城市居民日常饮食中对反式脂肪酸的摄入比,仅为0.34%,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1%限值。我们中国人以大米为主食,面食类也多为天然发酵并蒸食,不添加奶油、奶粉,和西方人相比,大量摄入反式脂肪酸的风险小很多。

儿童摄入水平远高于成人

街头林立的各式各样的洋快餐店、蛋糕店,让宝贝越来越多地接触奶油蛋糕、冰淇淋等“洋零食”,大大增加了摄入反式脂肪酸的几率。调查数据显示,北京、广州等大城市,低年龄组人群反式脂肪摄入水平较高,其中3~6岁年龄组最高。人造奶油中的反式脂肪酸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降低记忆力,易引发肥胖和冠心病,干扰必需脂肪酸的吸收。所以,应该少让宝贝食用反式脂肪酸过高的食物,能不吃就不吃,这也是帮助宝贝养成好的饮食习惯的重要方面。如果要吃,儿童每天食用切片面包不宜超过50克(约1片)、蛋黄派30克以内(约1个),饼干不超过20克(约2~3块)。

传言6:米汤里含砷,不能给宝贝食用

微事件:热传的文章中称,大米汤含砷量很高,任何情况下都不建议给宝贝食用。另称,美国消费者报告中指出,5岁以前儿童不能用米汤代替牛奶,并建议婴儿平均每天最多摄入一份婴儿大米粉,他们的食物中还应该含其他谷物。

真相:米汤含砷,不代表不安全

我国婴幼儿喂养指南也不建议用米汤代替牛奶,但对于较大的宝贝来说,米汤含砷是不是意味着不能喝,甚至大米粥也不安全呢?事实上,米汤含砷并不代表不安全。2014年以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抽检了3525批次大米及其制品,均未发现砷超标的产品,且与欧盟、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相比,中国大米无机砷含量处在相对较低的水平。根据WHO的安全上限,每天摄入砷的安全上限是2微克/千克,而中国《婴幼儿谷类辅助食物标准》(GB10769-2010)中规定砷含量上限是每千克中无机砷含量不超过150微克,不管食用米粉还是米粥,正常婴儿每天都达不到安全上限。

不过妈咪也不要总盯着米粥、米粉,随着宝贝月龄和辅食添加种类的增加,饮食应该尽量多样化,这样也能最大程度减少食物安全隐患。

传言7:小熊糖在加拿大被召回,维生素D过量摄入有风险

微事件:今年8月6日,加拿大卫生部发布了关于著名的海淘商品Lil Critters小熊糖系列产品中的维生素D3的召回通告,据称,该产品维生素D超标到接近标签说明的4倍,远超过8岁以下儿童每天安全服用的标准上限,可能导致中毒。

真相:维生素D:我国推荐量、最高摄入量与国外均不同

“美国妈咪不给宝贝补维生素A,只补维生素D”,这是许多妈咪放弃国内维生素AD产品,选择在国外海淘维生素D的初衷。但妈咪不要忘了,营养素的官方推荐种类和推荐量更适用于本国居民,未必适合他国居民。

营养素补充标准:补不足,慎有余

还有一个情况值得妈咪注意:国外很少有妈咪给1岁以上宝贝喝配方奶,但在我国,妈咪一般会让宝贝喝到3岁。举个例子,某品牌3段配方奶的营养成分表中标称,每100毫升奶液中含有维生素D0.9微克,以1岁以上的宝贝每天喝500毫升配方奶为例,每天宝贝从配方奶中摄入的维生素D就约为100IU(4.5微克),再加上从食物和阳光中吸收的量,维生素D的需要补充量,其实没有国外海淘产品使用说明中标称的那么多(此款维生素D软糖建议每日补充800IU)。所以,维生素D的补充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补不足,慎有余,否则很容易出现安全隐患。

12月《妈咪宝贝》还有更多精彩话题等着你!

Cover封面故事

林永建 我在爱你的路上成长着

世间的爸爸有很多种,有的开朗活泼,有的寡言沉默,唯一相同是他们如山般沉稳殷实的父爱。中年得子,常年忙于工作的林永健,直到参加了《爸爸去哪儿》第三季才有时间和机会好好去了解、陪陪心爱的儿子林大竣,可感情这样的东西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建立起来的,最初父子俩开启了强劲的“坑爹”模式,处处碰壁,却也通过经历的种种建立了多年来未曾如愿的浓厚父子情,让粉丝们随着这对父子的成长感动不已,善良懂事的“Linda竣”,现在的风头可有超过老爸的趋势噢!

“Linda竣”不仅继承了爸爸小眼睛的憨厚外形,连频频飙金句的小机智都像极了爸爸,被网友们热赞为高情商的“机智boy”。

Health|专家视角

呵护宝贝耳鼻 遵医嘱重护理

大多数科普文章都会针对某个疾病或是某个家长关注的话题去展开,文章很有深度,不过热点话题终归是少数,除了热点,冷门问题就不会困扰我们的家长了吗?仔细想想也不尽然,所以此次提笔决定换个写作方式,按年龄段写写儿童耳鼻喉科常见的一些小问题,让家长们在育儿的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遇事不慌。

SPECIAL REPORT|本期关注

岁末重磅!《妈咪宝贝》携手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联合推出0~3岁身心灵发育&教养全解析

每一个宝贝都是独立的,是与父母平等的个体,父母只能给宝贝以爱,却不能代替他们思想、灵魂的形成。本期,《妈咪宝贝》携手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的专家和大家分享0~3岁宝贝的心理发展特征和科学教养方式。

Nutrition营养|宝贝营养特餐

让你的圣诞节 从早餐开始HAPPY起来

圣诞节是孩子们快乐的节日,这种快乐从早餐就要开始啦!妈妈们不妨在早餐上花些工夫给宝贝一个小惊喜,让他们开心地迎接圣诞节的第一缕阳光吧!

Health平安长大

来!和宝贝玩一次胜利大逃生

8月天津滨海新区的爆炸,触动了许多人居安并没有思危的神经。谁也不会想到貌似安全的家里,灾难也会从天而降。如何在灾难来临时,采取快速准确的自救措施,家庭安全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Baby|宝贝时尚

冬季缤纷的童话

清新的颜色,淡雅的色调,休闲自在的设计,让宝贝在冬季也可以穿得舒适又温暖,在冬季用服装和搭配给宝贝营造一个缤纷的世界。

“敬告各位友媒,请尊重作者及妈咪宝贝传媒版权,原创文章请勿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得到同意后方可转载,并在明显处注明文出自妈咪宝贝传媒。

======妈咪宝贝传媒======

妈咪宝贝传媒是国内母婴传媒领导品牌,旗下出版《妈咪宝贝》《孕妈咪》两本月刊,专注于为孕及0-3母婴家庭提供育儿生活解决方案。订阅妈咪宝贝传媒官方,与我们互动有趣的育儿生活方式,并获取权威、专业的健康生活资讯。

更多内容和精彩请关注妈咪宝贝传媒官方平台~快将小伙伴装入口袋吧!

1.查找公众号:妈咪宝贝传媒

2.搜索号:mummyandbaby

婴童在线©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