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明天的双十二,大家第一时间肯定是想到买买买剁剁剁,以及来自商家的导购平台的各方面的信息轰炸。从双十一到双十二,隔着仅仅是一个月的时间,喜欢海淘的朋友其中还有一个黑五。对于消费来说,相信不仅是“钱包肝硬化”,更多的是在这期间产生的,或满足或疲惫的感觉。那么和年底购物节相关的他们,又会是怎样的情况呢?
销售运输:国人太能卖,各种服务打折
双十二还没到,双十一的盛况大家还是历历在目的。其实从根本上来说双十二是双十一的平民版,让C店有一个可以推销自己的机会。其实很多C店也是冒着“爆火一天萧条一月”的心态来做这个东西,在写这个部分的时候笔者在微博上甚至看到了某些C店商家吐槽双十二品牌方还不给补贴让他们冒着亏本的危险实在难做。笔者一直认为,如果没有必要的话,这种节日还是少凑热闹为妙,生活在物质条件充裕不断做加法的年代,用“断舍离”的心态对生活做减法,会让生活过得更加轻松,也能够专注于自己。
与双十一双十二对应的是,物流行业的服务也在年底购物节中大打折扣。回顾双十一一段时间之后的情况就可以知道,虽然物流行业在经历几年购物季之后的确有了更加成熟的流程和态度,但仍然有些不堪重负。《经济参考报》记者在11月20日的报导中指出,快递爆仓衍生的问题有配送流程的减慢和关系户的产生,以及包裹本身的破损,整体服务质量有所下降。而笔者在双十一期间也有询问和自己相熟的快递员情况究竟如何,虽然这位相熟的快递员老神在在地说所在的公司对于应付一波接一波的购物节已经相当有经验,然而笔者还是会担心在购物季中服务质量会否打折。
国外物流:临时工遍地,待遇差引争议
从感恩节开始到新年的持续购物季其实也让国外物流不堪重负。作为海外网购的良心平台,亚马逊同样会收到来自全球各地的订单,所以该爆仓的时候还是要爆仓,该请临时工的时候还是要请临时工。不过看来亚马逊虽然能够对客户保持一贯的专业态度,但对临时工却有些得过且过。
亚马逊临时工的工作环境条件的确不敢恭维。对于许多季节性性临时工而言,他们需要在几个足球场一样大的货仓内不停的跑动,手持一台扫描仪、分秒不差地执行每个任务。多年来,亚马逊这一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环境饱受劳动权益保护组织诟病。2013年,在亚马逊位于新泽西州的一个货仓内,曾发生一名临时工被卷进包裹分检输送机致人死亡事件,且临时工得到的劳动保障往往不及全职员工,这一问题越来越严重。
为了应付将要到来的高峰,聘请临时工本是无可厚非,虽然说临时工的薪酬福利和正式员工有所落差也是情有可原,但如果临时工无法保证在一个合理安全的工作条件下进行工作的话,即便销售额再辉煌,也在人文关怀和企业制度上挪了下风。同样的道理其实也适用于国内环境,毕竟劳动是人类的共同主题。
海淘途径:商机太明显,爆款关税大降
国外购物季的同步,以及撇除关税之后的优惠价格,加上相关平台对于国外购物季的发掘和宣传,使得不少朋友留意甚至参与国外购物节。有见于此,财政部将对进出口关税进行部分调整。其中箱包、服装、围巾、毯子、真空保温杯、太阳镜等海淘“爆款”商品将以暂定税率的方式下调关税,下调幅度为50%左右。目的是为为丰富国内消费者购物选择,适应国内消费升级需求。
听起来是个相当便民的服务,但事实上关税对于货物价格的影响并没有很大。原因在于进口商品价格中,关税所占比例没有很多人想象的那么高,而消费税和增值税占相当比例,受到影响最大的反而是跨境电商和海关监管两个方面。看来消费者要获得真正的福利,还是需要更多地斗智斗勇啊。
购物季是消费者的狂欢,但同时也加重了卖家和相关服务行业的负担。虽然各种折扣看起来很是吸引人,但就算不考虑卖家和相关行业,这些商品又是否是自己的必须呢?购物季在几年的发展之后变得越来越像是一场迷乱的狂欢,在这场迷乱之中又有多少人可以保持清醒的头脑,寻得更加合理的发展和突破呢?
感谢大家阅读本文,欢迎大家移步至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关注我们每日为你推送的精彩智能资讯!
号 | inLife
微 博 | @inLife新媒体
网 址 | http://in.pconlin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