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东华妇产医院怎么样,让我有了爱情的结晶

新闻动态
网络
2018年06月13日 21:11

惊厥俗称抽风,对宝宝的身体危害极大,甚至可能导致死亡。单就惊厥发作的样子,也足以使家长产生极大的恐惧感,而此时恰恰又最需要冷静的头脑,以便有条不紊地进行急救处理。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呢?预先了解有关知识,做到心中有数,你就会从容应对而不至于手足无措了。

惊厥发作起来什么样

婴幼儿期是惊厥的高发期,尤其是0~2岁这个阶段。惊厥发作起来什么样呢?具体来说,可分为前兆症状与典型发作两部分。前兆症状有极度烦躁或不时惊跳,精神紧张,神情惊恐,四肢肌张力突然增加;呼吸突然变得急促、暂停或不规律;体温骤升,面色剧变;瞳孔大小不等,边缘不齐等。典型发作时,患儿突然神志不清,面色发紫,头向后仰,眼球上窜,牙关紧闭,嘴流白沫,四肢伸直或抖动,两手握拳,大小便失禁,这些表现可持续数秒至数分钟或更长,最后转入嗜睡或昏迷状态。少数患儿会反复发作,如果抢救不及时可危及生命。

典型发作的惊厥极易辨识,但也有不典型者,包括5 种类型,需要仔细分辨:

⒈微小发作型。症状或局限于头面部,如呼吸暂停、眼球偏斜、眼睑抽动、口唇颤动、吸吮吞咽、瞳孔散大,伴有异常的哭笑等,或局限于肢体。总体来说,微小发作型动作幅度小而轻,抽搐微弱,没有手脚发硬(医学谓之强直)或阵挛,在不典型发作中最为多见。

⒉游走性阵挛型。发作无固定顺序,迅速地在四肢中转移,或从身体一侧转移到另一侧,这种情况在医学上被称为多灶性阵挛性惊厥,较少见。

⒊局灶性阵挛型。发作始于单侧肢体或一侧面部,并可扩展到同侧其他部位,神智一般是清醒的,有时发作很轻微,如一侧肢体或指(趾)的轻微颤动或强直以及肢体的奇特动作(上肢的钟摆样动作、双下肢的踩踏板样动作等),很难辨别。

⒋强直型。发作时全身伸直、发硬,伴有呼吸暂停、双眼向上斜视。这种情况多发生于早产儿,提示有器质性脑损害。

⒌肌阵挛型。发作时上下肢同时出现急促的牵拉动作,很少见,提示存在弥漫性脑损害,病情危重。

出生不久(1个月之内)的宝宝惊厥与上文所述又有不同,抽搐轻微且不典型,很容易被家长忽略。其发作特点是:两眼凝视、眼球震颤,或不断眨眼、口部反复地做吸吮动作,呼吸不规则,并伴有皮肤青紫、面部肌肉抽动等症状。此类新生儿惊厥常与疾病脱不了干系,需要及时请医生处理。

不过,需要提醒家长注意的是,千万别把惊跳当成惊厥,否则会闹出一场虚惊来。

出生不久的小宝宝,在入睡后受到声、光、震动的刺激,或在要醒但未完全清醒时,手、脚以及下颌等部位会出现不自主的短暂抖动,这和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受刺激后引起的兴奋容易泛化有关。此时,家长只要用手轻轻按住他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或扶住他的双肩,将他的小手交叉按在胸前,都可使他安静下来。惊跳属于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小插曲,随着宝宝大脑发育不断完善,这种情况会逐渐减少,到出生后三四个月时消失。记住,惊跳与惊厥有本质的不同,惊厥是按不住的。

追踪惊厥的几大黑手

导致宝宝惊厥的黑手不少,其中最常见的有以下6种:

⒈高热惊厥。孩子患了上呼吸道感染(俗称感冒)、急性扁桃体炎、肺炎及传染病早期等感染性疾病而发热,体温升至39℃以上,特别是接近40℃时,大脑兴奋性增高,导致神经功能紊乱而发生惊厥,这种情况谓之高热惊厥,归于热惊厥类,在婴幼儿身上最多见。

⒉感染。包括颅内感染与颅外感染两类,病菌、病毒、霉菌等病原微生物为始作俑者。如果病原微生物直接侵入脑子,引起脑膜和脑实质的损害及脑水肿,属于颅内感染惊厥,如好发于冬春季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好发于夏秋季的乙型脑炎,四季都可见的病毒性脑炎或结核性脑膜炎、脑脓肿等。如果病原微生物侵犯的是脑子以外的器官或组织,如败血症、细菌性痢疾、肺炎、白喉、百日咳等,又出现了急性脑损害的症状,谓之中毒性脑病,这种情况属于颅外感染性惊厥,是又一类热惊厥,较多发于婴幼儿。

⒊代谢性惊厥。包括低血钙、低血糖、低血钠、低血镁、维生素B1或维生素B6缺乏所致的惊厥,发作时体温不升高,属于无热惊厥,较多见。

⒋中毒性惊厥。误服药物(如氨茶碱、抗组胺药等)、毒物(如敌敌畏、敌百虫等)及毒果(如苦杏仁、桑葚子、白果等)所致的惊厥,属于无热惊厥,较少见。

⒌癫痫。包括婴儿痉挛症,是无热惊厥中较常见的一类惊厥。

⒍产伤后遗症。主要指分娩时有颅内损伤、缺氧性脑病的小宝宝,是新生儿惊厥的重要原因。

惊厥的家庭处理要点

惊厥是一种严重症状,大多提示家长宝宝患了重病,务必立即入院诊治。不过,在到达医院之前,家长应懂得给予必要、正确的简单处理,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宝宝惊厥发作,家长不要惊慌,不要抱起他使劲晃动头部,更不要大声喊叫,而是要将他平放在床上,头偏向一侧,松开上衣纽扣,保持呼吸道通畅,以免呕吐物堵塞气道造成窒息,或吸入气管引起吸入性肺炎。

惊厥频繁不止时,可将一块缠有纱布的压舌板放到患儿上下牙之间当作垫子,以免咬伤舌头。如无压舌板可用铝匙柄,外裹干净手帕代替。由于患儿往往牙关紧闭,操作要缓慢轻柔,不可用力过猛,以免损伤其牙齿及牙龈。

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对患儿的恶性刺激。

患儿高热时可采取物理降温法,用温水反复擦洗颈部、腋下及全身,并用冷湿毛巾放在前额。

暂停喂食喂水,待病情稳定后酌情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用手指甲使劲掐人中穴(鼻唇沟上方)、合谷穴(拇指与食指之间的虎口处),轻症惊厥可能停止发作。

迅速送医院急救,告诉医生惊厥的开始时间、发作次数、持续时间、抽动部位、两眼是否凝视或斜视、大小便有无失禁等,为医生寻找病因提供重要的线索。

文/兰政文

 

婴童在线©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