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五洲中西结合医院二级医院 为百姓服务 治疗早泄效果好

热点播报
辣妈悦团
2018年08月07日 19:04

俗语说“三翻、六坐、七八爬”,小宝宝的翻、滚、坐、爬、走这些能力,是到了一定时间自然就会呢,还是需要大人特意训练呢?为了更好地抓住孩子身体运动能力发展的黄金期,还是尽量让孩子自己体验身体的神奇之处吧。

  1. “小不点”快快长(出生~3个月)

宝宝运动发展是头尾方向开始,即抬头、翻身、坐、站立和走。宝宝在1~3个月,运动发育主要集中在头颈部,为此,家长应注意训练宝宝颈背部肌力,总让宝宝平躺或平抱是不利于运动发育的。

比如,在宝宝睡醒觉、吃完奶1小时左右,使其从仰卧位翻成俯卧位,在宝宝俯卧位时,用声音和玩具逗引宝宝抬头。这个练习每天可以反复进行多次。比如,宝宝仰卧时,大人可以拉住他的双手,边做边说“坐起来”,坐起后再让宝宝的头竖一会儿,然后慢慢恢复到仰卧位,这个动作可以练习宝宝的颈部伸曲肌的力量。经过这些练习宝宝的竖头能力会进步很大。

“心灵手巧”是我们常说的一个词,而手的动作发展是由不随意到随意的。2~3个月的婴儿不知道手是自己的,但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会让他们注意自己的手,心想,“这是什么东西?”而且宝宝还经常将手放进口内,吃得香甜满足,这些都是婴儿的探索行为,大人不要阻止。

人脑中有一个感受平衡的前庭系统,宝宝从出生起便喜欢轻轻摇,上下颠、摆动和翻转这些动作,而这些动作又可以刺激前庭系统,促进婴儿运动、情绪和认知能力的发展,当然,对睡眠也很有好处。

这种时候,家长要注意练习宝宝的抓握动作。比如,当婴儿的手碰到物体张开时,可以让他摸一摸不同质地的物品,并学习握一会儿。另外,家长还要借助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促进手部运动。比如,家长多给宝宝提供机会,使其自己主动接触玩具,而不是被动地将玩具塞到宝宝手中,这样有利于其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

此外,家长也可以将玩具系在宝宝的手腕上和小腿下部,当宝宝活动时,就可以看到颜色鲜艳的玩具,还可以听到好听的声音。为了看到悬挂的玩具,宝宝就逐渐学会主动地挥动小手,蹬踢小脚,这是操作性思维活动的最初表现。。

宝宝仰卧时,如果脚向上扬,或是总抬起脚摇晃,这说明宝宝已经有了翻身的意愿。大人不妨轻轻地推一下宝宝的屁股,这样宝宝就能翻过去。之后,要帮他把压住的手抽出来。

宝宝俯卧时,能自觉自如地抬起头,并将胸部抬起,离开水平面。这也是宝宝即将要翻身的重要信号,因为这意味着宝宝的颈部和背部肌肉已经具有了翻身的力量。

宝宝总喜欢向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方向侧躺,也是一个明显的信号。虽然宝宝已经有了翻身的意识,可是他还没有掌握翻身动作的要领,要翻过去,还是需要大人的帮助。

总之,帮助或训练宝宝一定要选准时机,切不可揠苗助长,而且也要细心地看护,以免发生意外。

亲子小游戏

【游戏1:打水操】

开始游戏喽:先让宝宝平躺,大人握住他的双腿脚踝;再将宝宝的左脚上下摇一次,右脚上下摇一次,做双脚打水的动作;也可在宝宝的脚腕处施力,先弯曲、伸直宝宝的左脚,再弯曲、伸直宝宝的右脚。

【游戏2:打鼓操】

开始游戏喽:让宝宝平躺,大人握住他的双手向左右两边撑开伸平;将宝宝左手向胸部合拢,在胸口轻敲一下后再伸平;以同样的动作,右手也做一次。

2.第一个动作的飞跃——坐起(4~6个月)

宝宝4个月以后,随着视觉和运动能力的不断发展,不仅能用眼睛观察周围事物,而且在眼睛的支配下,还能准确地抓住一些物件。此时的宝宝一看到新奇事物,马上就会伸手去抓,一面拿在手里把玩,一面又目不转睛地瞧了又瞧。看样子,他像是在研究什么,有时甚至还会把东西抓到另一只手上。可以说,此时宝宝的手眼反应已经相当协调一致了,这是一个标志性的进步。

为了更好地促进宝宝手的动作的锻炼,家长可以把玩具放在不同距离,当然是让宝宝经过努力可以够得着的地方,从而鼓励宝宝尝试凭借自己的努力去够取玩具,不过,千万不要被动地将玩具放在宝宝手中错过这一锻炼宝宝自我生活能力的机会。

随着宝宝身体运动智能的发展,会出现一个飞跃性的动作——坐起。一般来说,宝宝5个多月就可以练习坐了,刚开始的时候是向前倾着坐,慢慢地,才能把腰直起来像大人一样坐着。训练宝宝坐稳主要是训练其腰、背部肌肉和脊柱肌肉的力量,诱导宝宝活动范围变得更大,使其探索的世界变得更宽广。这种坐的训练,3~5分钟就可以,以免宝宝的脊柱受到过大压力。刚开始让宝宝练习坐的时候,家长先让他仰卧,然后拉着宝宝的手让他坐起来,接着再把他轻轻地放回来;家长也可以试着让宝宝靠在沙发或椅子上面练习坐。每次练习完,家长要让宝宝躺下来休息一会儿,用手轻轻地抚摸他的背部,放松他的背部肌肉,让他感觉到亲人的关爱。

此外,4~6个月的宝宝随着肌肉功能的不断增强,宝宝的腿部已经很有力了,大人将其竖直抱起,并把他的脚放在大人的腿上或床上。他会站得很直,高兴的时候,还会做出有力的跳跃动作。

【亲子小游戏】

【游戏1:俯卧抬头】

开始游戏喽:让宝宝俯卧,家长将宝宝的两臂曲肘在胸前支撑身体,家长在宝宝面前用能发声的玩具吸引他的注意,并不断和宝宝说话,鼓励宝宝抬头寻找物体。

【游戏2:跳!跳!跳!】

开始游戏喽:家长扶住宝宝的腋下,一边念儿歌“骑大马,骑大马,上高山,跨大河,咔噔咔噔,跨过河”,一边让宝宝在大人的腿上做一上一下的跳跃动作。

3.越爬越聪明(7~8个月)

在这个月龄,宝宝能够用拇指和四指对捏玩具,但是多数时候,宝宝还是不由自主地把抓住的东西掉下来,但手的能力无疑更加细致了。宝宝会把两只手向一块凑拢,在大人的帮助下能做出鼓掌的动作,有的还会做出飞吻和拜拜的动作,不过也只会偶尔为之,需要加强训练。另外,在这个月龄,宝宝坐得很稳了,而且上半身已经可以很灵活地转动,视野也开阔了。

此阶段,有些宝宝很喜欢撕纸,家长应该允许他那么做,这样可以锻炼宝宝手指的力量,不过要避免宝宝吃纸。

这个阶段的宝宝已经在尝试爬的动作,尽管很多宝宝的四肢明显不够协调,不过宝宝一直在进步着。事实上,爬的经历对宝宝日后发展影响很大。

爬可以锻炼宝宝全身肌肉,为以后行走做好准备,这是因为宝宝爬行时,必须将头、颈抬起来,胸腹离地,用四肢支撑身体重量,这就锻炼了宝宝的手、脚、胸、腹、背、手臂和腿的肌肉,并逐步发达起来,为以后站立和行走打下基础。宝宝学会爬行后,扩大了视野和接触范围,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感官会刺激大脑,促进各方面的协调,这对大脑发育和智力开发是非常有益的。而且爬行过程中,由于姿势的经常变换,还能促进宝宝小脑平衡功能的发展。另外,通过爬行还能提高宝宝的新陈代谢水平,有助于身体的生长发育。此外,在爬行期没有大量爬行的宝宝,将会延伸到幼儿、学龄前及学龄期,这就极易造成学习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等问题。

总之,爬是宝宝在坐与走两大动作发育进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中间环节,所以,父母千万不要以为爬行是孩子自然而然的事情,就不注意创造条件让孩子早点学爬或让孩子多爬,或是有意无意地绕过这一环节,迫不及待地催促孩子直接由坐进入行走。实际上,这些做法都是大错特错的,无疑会使孩子的智力发育蒙受极大损失。

如果家长不在宝宝尝试爬的时期抓紧训练的话,以后再刻意去训练就相对困难了。下面这些给年轻父母的建议就尤为重要:在最初学爬的阶段,家长先帮宝宝摆好姿势,让其通过爬的动作来抓到喜欢的物品;给宝宝准备一个爬的安全环境,不妨在家里腾出一

块地方,铺上地毯或塑料拼板,刻意让宝宝在上面爬行;宝宝有时爬两下就会转移注意力,家长事先应将能引起他们注意的物品放在正前方;当宝宝学会爬行后,要在床边摆放一些枕头、被子等障碍物,或是有大人看管,以免宝宝发生危险。

亲子小游戏

开始游戏喽:让宝宝俯卧在床上,在他前面放一个小球引诱宝宝向前爬行。当宝宝跃跃欲试移动身体时,家长鼓励他说:“小球在前面,爬过去拿小球。”同时,家长用两手掌抵住宝宝的左右脚掌,用力向前交替推动,使婴儿的脚借着推力蹬着向前移动身体,爬去取球。

4.家有“十项全能”的宝宝(9~12个月)

宝宝9~10个月时,手的精细动作有了很大进步,能自由地伸张五指,拿东西也更准确了,并能比较准确地放到嘴里。不过,家长要格外小心,避免宝宝发生危险。另外,这个月龄的宝宝可能会扶着床沿、沙发墩、木箱等横着走几步,父母可以进行这方面的训练,让宝宝靠着物体站在那里,鼓励他们向前迈步走。

宝宝10~11个月时,当他坐在一个平面上,如果大人事先在他前面左右各放一个玩具,就能左右自如地转动,并用脚来帮助移动自己的身体。宝宝用一只手扶住栏杆的话,可以协调地迈步走,大人拉着他的小手甚至还可以走几步。另外,这个月龄的宝宝能用一只手扶住倚靠物蹲下,用另一只手捡取玩具,并能再站起来。为此,家长可以借助扶手走步、爬越障碍等动作来激发这个月龄宝宝运动能力的发育。

宝宝11~12个月时,大人放松支持他的双手,他能独自站立10秒钟以上;大人牵孩子的一只手,他能向前行走三步以上。

亲子小游戏

开始游戏喽:游戏前,家长先在距宝宝脚3~5厘米处放个球,让他练着踢。在踢来踢去的过程中,宝宝会感到十分高兴,继续踢着玩。

开始游戏喽:家长有意把画片放在地上,然后对宝宝说:“宝宝,把画片拾到妈妈这里来。”当宝宝捡起画片,大人应当边说“谢谢”,边教宝宝点头,表示谢意。

本文编辑自《聪明妈妈私手记》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号辣妈悦团(lmyt001),为您提供实用、专业的育儿知识,长按可复制!

婴童在线©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