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选自《与最合适的绘本相遇》,作者曲奇。这本书,是作者身为妈妈,和娃一起读绘本的纪实。她看过大量的绘本,反复验证,跟绘本妈妈和专家们讨教,形成了一套为孩子选绘本、读绘本、让绘本与生活水乳交融的心得。特别声明:所有内容均获博雅广华授权连载,其他平台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要:当妈妈的过程中因为没有找到足够的、自己喜欢娃也喜欢的读物,临睡前的绘本时光也失去了应有的光彩。现在回想起来,在我刚开始凭一己之力为孩子挑选绘本的过程中,走过两次弯路,写出来希望大家可以少走弯路。
第一次弯路主要是iPad惹的祸。
第一代iPad最初上市的时候,我误认为它完全可以替代我给娃讲故事,甚至认为它讲得比我更好。因为里面的童书APP实在是太牛了:有图画,有声音,有动画效果,能自动翻页,中英文切换……娃自己一个人就能操作,想听几遍就听几遍,对当妈的来说,这简直是对于生产力的极度解放。而且还省钱、环保、不浪费纸张,更不会像纸质书一样在家里堆得满山满谷乱七八糟的。
过了几个月我才意识到,依赖iPad给娃讲故事有很大的问题:首先,所以用iPad给娃讲绘本,不可能随心所欲地挑选最合适的书籍,而只能是找到什么就听什么,导致了阅读视野的局限性。
更重要的是,绘本教育的要义之一在于亲子共读,而有了iPad之后,看绘本便成了娃一个人的事,父母变成甩手掌柜,亲子互动缺失。当然,长时间使用iPad对于孩子的视力也会有很大伤害,这一点我是后来才反应过来的。所以我毅然地切断了小兜跟iPad的联系,带她回归真实的绘本世界。
第二次弯路仍在继续……
当时在购书过程中漫无目的,捡到什么是什么。例如有那么一段时间一直在当当上瞎买,有的是在所谓的排行榜上发现的,有的是主编推荐的,有的仅仅只是“看上去很美”……
很快我就发现这样的买法忒不靠谱,其中的一些绘本更像是“大路货”,缺乏经典作品所特有的那种优美感觉。还有一些书拿到手之后才意识到,对于小孩子的阅读程度来说明显买深了。
有一天我突然想明白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其实很简单。
只需要问一下自己:我平时是怎么给自己买书的呢?这里面肯定有某种规律存在,我只需要用同样的方法给孩子买绘本就可以了。
1、首先意识到的是:我每次给自己买书都有着明确的目标性。每天读报纸、看杂志、刷微博、跟别人交流的时候,只要觉得其中对于某本书的介绍听上去很吸引人,就会记下来然后便按照这个书单购买。
2、其中,朋友推荐可以算是一个最靠谱的途径,按照他们的推荐只要试着买若干本书,便能确认谁靠谱谁不靠谱。
3、是根据作者来挑选绘本。你很容易就能发现某些绘本大师的作品几乎每本都可圈可点,例如,只要搜索安东尼•布朗、李欧•李奥尼、约翰•伯宁罕等名字,一本接一本地看下去,基本不会太失望。
4、按照孩子的兴趣、针对某些特定的主题来挑选绘本。例如作为一个吃货,我自己尤其偏爱美食题材的读物,在这个方面孩子也深得我的真传。我一直觉得,阅读美食主题的绘本是对娃进行食育不可或缺的方式,其重要性仅次于亲手给她做好吃的,以及带她去好餐厅吃。从这个角度说,一个热爱美食的人在漫漫人生中,更有机会自得其乐,幸福感也会更强一些。
按照以上四个思路执行下去,我自己和孩子对所购绘本的满意度直线上升,不出几个月,我便从一只迷茫的菜鸟成长为一名自信的绘本买手了。而其中最深刻的感悟是:挑对了绘本,便决定了百分之七十五的阅读愉悦程度。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能给予孩子的最珍贵的礼物,就是为他(她)量身定制一张绘本书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