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大家都不喜欢看到有人发火,这令每个人都感到十分不舒服。尤其是看到孩子生气,更令家长难以忍受。有些家长为了不让自己不舒服,会强迫孩子“不许哭”,或者说“有什么好哭的”这类的话。其实爸爸妈妈不知道,这样的话和这样的态度已经令孩子更加愤怒,甚至想通过一些不良的方法宣泄出来。
估计这样对待孩子的家长,也是从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其实大家不知道,当父母说出“别哭”的话来,就是一种冷暴力,当孩子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就不会找父母撒撒娇,更不会去寻求帮助,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心理问题。
其实让孩子强行压住情绪是非常不健康的,当孩子受到委屈时想通过哭的方式发泄一下。小孩子没有那么多心机,哭过就好了。但是如果父母不让孩子哭,就会令孩子的心灵受到创伤。作为大人,在遇到委屈或者困难时都想发泄一下,如果发泄不出来就会上火甚至是生病,更何况是心思简单的孩子呢?所以作为正常的人,喜怒哀乐是最基本的情绪,可以表现出来。如果在一个家庭中,孩子没有见过父母表达自己的愤怒,那么,父母就在向孩子传递一条消息:不可以表达愤怒。或许家长会通过大喊或者伤害对方的方式来表达愤怒,那么孩子会觉得发怒很可怕,强烈压抑自己的愤怒。
其实,对愤怒的抗拒会令怒气加重,如果家长能够通过正确的方法表达出来,就可以令心情快速变好,为孩子树立一个榜样。比如,想发泄愤怒,可以站在空旷的地方喊一喊,或者是其它的方式,都是健康的,不会对孩子造成任何阴影。
当一些家长说“有什么好哭”时,孩子会认为自己很差劲,被人嫌弃了,就会产生一种羞耻感。因为孩子年纪小,不懂得严格区分一些情绪,会将一些情绪混乱。所以他们会认为爸爸妈妈说这句话时,一定认为自己是个坏孩子,于是愧疚、屈辱和自责全部出现了。
如果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会让孩子压抑自己的愤怒,很容易会令孩子产生一些压抑的情绪,等到所有的负面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立刻爆发,后果不堪设想。与其教育孩子不要发火,不如认真与孩子交谈,告诉他们,愤怒是正常的情绪,本身没有错。但是有些事情值得愤怒,有些事情却不值得。因为愤怒会令快乐的情绪不在,不能开开心心的生活。
除此之外,家长还需要正确引导孩子去发泄心中的怒气,比如运动,比如在不扰民的情况下大喊,再比如将心中的愤怒说出来。当孩子懂得正确发泄心中的愤怒后,就不会随随便便哭鼻子,但是也不会形成压抑的情绪。当然有时候哭也是一种发泄的方法,不过不要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