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娃神器“背带”真的影响宝宝腿型吗?Oh,NO!

育儿
美琪宝贝科学育儿
2015年11月07日 06:14

背带是很多妈妈都会选择用的产品之一,种类繁多,那妈妈懂得如何挑选吗?之前流传背带会影响宝宝的腿部发育,这是传说还是真言呢?下面就一起来探究探究吧!

婴儿背带,一种古老的育儿神器,还在襁褓中的我们都用过。可随着时代和观念的不同,有些父母认为婴儿骨头软,用婴儿背带会让小宝宝的龙骨弯曲,且让小孩两脚八字分开会影响腿型。这种担忧有无根据呢?

背带:冤枉啊!O型腿不是我的错

“神马?孩子O型腿跟我有什么关系?”背带一听到宝宝O型腿与它有关系,不乐意了。

呃,这也不能怪人家,谁让背带过去有劣迹呢?这事还得从以前说起,以前父母们因为要做家事,会把宝宝长时间的背带背后,这样时间久了,宝宝的腿型自然是受到了影响。

只是这O型腿确实冤枉了咱们的背带哦。宝宝O型腿主要是因为膝关节发育出现了异常,而且如果宝宝缺钙或是缺维生素D引起佝偻病,也是会并发O型腿。

专家解答:过去使用背巾背宝宝的时代,妈妈通常会把宝宝背在背后以便做家事,一整天下来,时间久了,宝宝的腿型自然会被固定成一定的形状。而现在的妈妈少有背着宝宝做家事的习惯,出门使用背带的时间也有限,所以妈妈们并不用担心宝宝的腿脚会因为使用背带而变形。

背带:妈妈的“袋鼠式护理”

小袋鼠在出生来后非常微弱,会立即被存放到袋鼠妈妈的保育袋里,直到一年后断奶了才正式离开保育袋。小编觉得婴儿背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妈妈的“保育袋”,用背带背着宝宝则类似现在国外流行的“袋鼠式护理”。

通过“袋鼠式护理”,宝宝能够体验到与父母之间的联系,与父母之间的互动也更多。让爸爸妈妈像“袋鼠”一样把宝宝抱在胸前,能够让宝宝有熟悉感和安全感,增进彼此亲子情感,更有利于宝宝的心智发展。

背带的优点:

双手可空出来,行动轻便;和宝宝捆绑在一起,对环境的要求不高;如果是一个人带宝宝把宝宝背在身上,可以在做家务时能和宝宝沟通,还不耽误做家务 ,也会增强对妈妈的感情。

背带随身带着宝宝走动,这能开阔他的视野,使他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周围的人们,同时也促进其心智、生理、人际交往及感情等的发展。

将哭闹的宝贝放在那种前置背带里,让宝贝感受妈妈的体温,倾听妈妈的心跳声可以有效地缓解宝贝的哭闹。如果再带着宝贝走上几步,也许过不了几分钟,宝贝就会在背带里安然入睡。

能把低月龄的宝宝抱得很稳。不管宝宝多重,走路都很轻快。

使用背带的注意事项

使用婴儿背带时,可以将背带系得高一些,利用髋部以上的部位承受宝宝的重量。使用完要解开背带时,最好坐在床上或椅子上比较安全。

背带每一次使用最好不要超过两个小时,因为长时间背着宝宝,妈妈的肩和背也会酸痛。使用背带时,最好不要给宝宝穿太厚的衣服,以免宝宝的四肢无法自由活动。

购买前的准备

1、购买前一定要想好要怎么用

有些婴儿背带像吊床一样环绕在你身前,宝宝可以躺在里面,你还可以轻松地给宝宝喂奶,而不用把他抱出来。有些婴儿背带是口袋式样的。婴儿托架让宝宝以站立的姿势待着;有些款式可以根据宝宝的生长调节:小的时候面向你,长大些后脸朝外。你要想好,背带只是散步时用还是随时都要用?是否需要便于喂奶型的?是否需要可调节尺寸型的?孩子他爸也会用它吗?

2、应该挑选优质品牌背带

选择质量好的品牌肩带,做工要精致、牢固。选购背带首先要注意牢靠度,结实耐磨是首要条件。

肩带宽度应大于7cm。

其次看针脚,所有针脚都要细致,在接口及受力点,需要双保险线。

肩带必须采用4点式安全蝴蝶扣,并能最少承受20公斤以上的重量。

必须是纯棉面料,吸水性要强,柔韧耐用。

多功能背带,采用全面材料,表层100棉,中间层为复合薄海绵;提篮式的设计,是的穿戴更加方便。可采用后背式或面对面等等姿势,适合0-30个月的宝宝。一张图告诉你它的多功能有多少:

按照BB年龄挑选背带

4个月以上的宝宝才考虑使用背具。

4-6个月的孩子:前背式

此时的宝宝颈部肌肉还未发育好,不能很好地支撑头部,所以最好采用前背式,让宝宝面向父母,便于家长及时观察宝宝的状态,避免出现因背带挤压口鼻而窒息的危险。

6-10个月的宝宝:前背式

此时的宝宝还不能很好地独坐,所以最好还是采用前背式,但可以让他们脸向外,以满足宝宝对外界的好奇心。

10个月以上的宝宝:后背式

提示:无论是前背还是后背,父母都要随时观察宝宝,避免因挤压出现危险。

温馨提示:

婴儿背带只是作为一种辅助工具,一般在出行不便或者过于繁忙腾不开收的时候使用,而且每次连续使用的时间应不超过2小时。再次,需要正确使用婴儿腰带,否则不但无法达到背带应有的实用性,反而会造成宝宝肌肉或骨骼的受伤,这就得不偿失了。

无论待孕、已孕、新晋、待产、已生妈妈必加公众号【科学育儿】,和营养师辰辰妈719372一起了解宝宝喂养营养护理早教那些事儿。

婴童在线©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