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的淘淘,人如其名,是个活泼好动的男孩子。乐观开朗,喜欢交朋友。但也经常跟好朋友玩着玩着就打闹起来,让淘淘的爸爸妈妈很苦恼。
有一次,就在淘淘爸开的水果店门口,淘淘正在跟隔壁店家的小孩玩,为了争一个积木的零件(谁有那个零件谁就能将自己的积木城堡堆完整),俩人突然打了起来。争执之间,隔壁店的小孩一时情急,用积木向淘淘挥去,一下子把淘淘额头划出很大一道红印,淘淘疼得坐在地上大哭起来,邻居小孩也傻眼了。淘淘的爸爸坐在店中,听到宝贝儿子的哭声,赶忙冲出来看,看到额头那条印子,立刻急了起来,追着要打邻居小孩,直接无视淘淘给对方手臂上抓的红印,还一边追一遍骂,隔壁店店主赶忙过来护着自己儿子,淘淘爸于是跟他大吵起来,并说以后再也不让两个小孩互相找对方玩了。
之后,淘淘爸爸赶忙喊来妈妈帮忙涂药,安抚了半天才好。本以为这事情就结束了,没想到在接下来的一周时间里,淘淘都是闷闷不乐的。再三追问之下,淘淘的爸爸妈妈才意识到,淘淘其实跟隔壁店的小孩子感情很好,淘淘还想找他玩,爸爸却说下了老死不相往来之类的话,全家人面面相觑。
小孩子打架受伤,父母护子心切,不愿意让自家宝贝吃亏,这都可以理解,结果却并不如人意。那么,面对小朋友打架,父母到底应该怎么引导呢?
在这个问题上,大多数明辨是非的父母还是愿意讲理的,会了解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到底谁是谁非。但这时候,往往父母会将注意力集中在批判占上风的孩子,这并不可取。家长应该更加关爱弱势的一方,他们的身体和精神都受到了打击,相信来自大人的温暖问候,会让他们的情绪稳定不少。
替孩子出气是很多急性子的父母的首选,但了解争端产生的详细原因和如何更好地处理矛盾则是父母更加要做的。例如淘淘和隔壁店主家孩子的争执,爸爸看到后,最好的办法是教导淘淘要谦让,先让邻居小孩搭好,看一下怎么样,然后再请他拿着这块回来填充自己的积木城堡;或者让两个小孩一起玩个游戏,看谁能打破说明书的限制,想到新的搭建方法来创新游戏;或者让两个孩子一起寻找积木之外的可代替物。如果孩子的年龄比较大,明白了一些事理,可以在事后再次询问孩子解决办法。
小孩子之间的争吵和打闹,一般都是由很小的事情引发。打完闹完,很快就能恢复友谊。父母的过度参与,经常会适得其反,所以各位家长没有必要像淘淘爸爸这样如此气愤。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矛盾也是孩子成长中必须要学习的一课。让孩子试着自己解决问题,说不定会有更多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