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痨妈妈高智商宝宝

育儿
蜜糖罐
2015年11月11日 21:03

智力也就是俗称的聪明程度。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发现,孩子擅长的领域是不同的,有的孩子记忆力好过目不忘,有的孩子学前忘后;有的孩子蹲在地上一天看蚂蚁搬家有的孩子视而不见;有的孩子逻辑干脆表达清晰有的孩子前言不搭后语思维混乱。

造成这些差别的原因是什么呢?是遗传还是环境?

在智力理论上,什么因素的层次结构理论、多元智能理论、智力的pass模型,每种理论都有其合理的地方,理论放一边,我们今天谈谈智力发展的事情。

智力的成长曲线

在儿童期,智力呈快速增长的态势,儿童在10岁前智力呈直线上升的走势,这段时间,智力每年每月都会增长很多。10岁以后,增速放缓,18岁以后智力则停止增长。也有理论认为13岁前是快速发展的时期,25岁以后停止。

儿童期是智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尤其是从出生至5岁,这是智力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假如17岁时智力为100,那么4岁时约为50,8岁时约为75,12岁时约为90.

影响智力的因素

1.遗传因素

血缘关系越近的人,智力水平大致相同。大多数孩子的智力与他们的父母相似,兄弟、堂兄弟也差不多。遗传不仅对智力产生重要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会随着年龄不断增强,例如,从婴儿期发展到成人,同卵双生子的智商会越来越相似,而异卵双生就没有这么明显。

2.环境因素

社会、家庭、文化、父母的教养、学校教育等环境因素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展,并最终决定论孩子的智力水准。比如居住环境、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父母的教养方式、家长的受教育程度、父母亲家庭破裂等都可能对孩子的智商产生影响。还拿双胞胎举例,如果生活在不同环境,他们的智力会有很大不同。而完全没有血缘关系的两个人,生活在相同的环境中,其智力水平也有相关性,例如同时领养两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

环境对智力的影响是很复杂的,在绝对优势的环境中成长也不能保证成功,而贫穷和劣势也不等于注定失败。举个栗子,我堂哥从小父母在身边,他书读得很顺利,27岁博士毕业,29岁混成博导。我和我堂弟是实实在在的留守儿童,我折腾来折腾去,在我哥博士毕业的时候,我还在读硕士。我堂弟更牛,初中就在那里瞎混,顺理成章理所当然混完初中打工去了。

我们在智商上没有明显差别,甚至可以说我哥的智商不一定是最高的。父辈们的家境也穷得均匀,但是成长路线完全不同。可以预见的是,成就也会天差地别,一个庙堂之高,一个江湖之远。

前几天写了篇文章,请父母们尽量陪伴孩子走过最初的三年。很多妈妈说做不到,理由也很现实很无力反驳,如生活压力、产假、个人职场发展,还有的忍受不了天天带孩子的生活,觉得很烦。一句很俗的话,三岁的孩子,你就是他的整个世界。

遗传决定了一个人的智力水平的高度,而环境则决定一个人能否达到他智力的最高值。如果你的孩子遗传了高智商,不要让环境耽误了;如果你的孩子智力平平,那就努力改善环境,提高自己的教养水平。其他的不行,但起码可以多和孩子说话!

Dana Suskind

父母对孩子讲得话越多,孩子的智力发展得越快

由芝加哥大学教授Dana Suskind领导的研究发现,宝宝在婴儿时期,听到爸爸妈妈讲得话越多,语言能力及智力的发展就越好。爸爸妈妈对宝宝讲话、问宝宝问题,宝宝虽然还不会回答,但是他的大脑会受到良性刺激,发育得更好。

高收入家庭与低收入家庭的父母,与宝宝互动的方式不同。高收入的专业人士父母,在宝宝出生后第一年内,平均会对宝宝说 1100万个字。而低收入、低学历的父母,因为自己在学校时成绩不好,因此没有信心,觉得自己无法「教」宝宝任何事情,没有信心能够教好孩子。在宝宝出生后第一年内,他们只会对宝宝说300万个字。到孩子四岁时,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平均比高收入家庭的孩子少听到3000万个字。这少听到的3000万个字,是造成孩子入学后学力落差的关键。

多陪陪孩子,搭搭积木说说话。或者读绘本读古诗词给孩子听: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是的,世间任何平常美好的事情,也就是如此了。

公众号:蜜糖罐育儿平台

公众号ID: aoshenNutrition

婴童在线©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