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满口脏话狠话时,你的不淡定正在起到反作用

育儿
壹父母
2015年11月30日 02:52

[本集预告]

当孩子满嘴脏话狠话,你的不淡定会让情况愈演愈烈。

如果你有好故事分享,请发送至

love@yifumu.com.cn ☛

视频加载中...

上小学的一斤,上幼儿园的二两,

粑粑麻麻每天

都在和熊孩子斗智斗勇中成长,

其实,一斤二两家的故事,

就是你家的故事。

片看完了,看点儿分析帖?

个技术活!

▶︎ 《壹父母》最近接触到一个案例,一位妈妈晚上加完班回到家中,正在和姥姥玩耍的女儿看到妈妈回来,立刻对姥姥说:“姥姥,出去!”姥姥很吃惊,无法接受地问:“怎么跟姥姥说话呢?”

没想到,女儿立刻补了一句:“我打死你。”姥姥和妈妈这下都无法接受了,直接一顿训斥,结果小朋友又反复说了几句“我打死你,打死你”,姥姥很伤心,言辞里还责怪妈妈对孩子缺乏管教,结果搞得家里气氛很紧张。

类似状况其实并不少见,一位朋友抱怨4岁的儿子总是“臭屁股”、“屁妈妈”之类的话不断,还有位妈妈说刚上幼儿园不久的儿子和小伙伴“斗狠”,说的都是“我要杀死你”、“我要把你摔了”,听的她胆战心惊,直接质疑幼儿园里小朋友的素质,担心孩子“学坏”。

孩子嘴里冒出脏话、狠话,让很多爸妈无法接受,以前好好的,有礼貌的孩子到底怎么了?是不是自己的教育太失败?

但事实可能跟你想象的不一样,对于3至5岁对小朋友,其实这种现象只是代表孩子开始进入了生命中一个新的敏感期——诅咒敏感期。

孩子为什么会飙狠话脏话?

“诅咒敏感期”这个词对很多爸爸妈妈来说很新鲜。它是3-5岁孩子语言发展的一部分,孩子在学习语言初期接触到一些脏话或带有诅咒的话后,喜欢不分场合地使用,越是被制止就越喜欢使用,而一旦过了这个阶段又恢复正常,这个时期的语言习惯被称之为诅咒敏感期。

▶︎ 典型词汇。

这个阶段,很多小朋友们喜欢用“臭屁股”、“屎粑粑”、“打死你”、“摔死你”这样的词语表达他们的情绪或玩笑,这些让大人无法接受的词汇,对他们来说却丝毫没有“脏”或“不雅”的感觉,他们使用,也并不是大人想象的那样——通过这种方式去侮辱或谩骂别人。

▶︎ 发现语言的力量。

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个阶段?而且越亲近的人,他越乐于用这些语言去攻击对方,越是恶毒的、难听的语言,他们似乎越感兴趣?

简单来说,他们使用这些词汇,是因为发现了这些词汇的力量——它会让成年人反应强烈,会让其他小朋友效仿,尤其有些话能刺伤别人,可以通过使用来占据心理优势,从而感觉开心与满足。他们反复试用,来发展自己的力量,并观察别人的反应。

▶︎ 起初只是好奇,父母处理欠妥反而会强化这种行为。

最初,孩子说脏话狠话仅仅出于好奇,很多时候,你会发现孩子说狠话脏话的时候,往往是笑眯眯的,完全把它当成一个游戏在玩儿,没有任何的恶意。

只有当大人处理这个问题方式欠妥时,孩子才意识到,原来这些语言具有杀伤力。在他意识到这点之后,他才会有意的、没轻没重、甚至快乐地把它当武器使用,而大人因此产生的强烈的反应,越发刺激孩子诅咒的行为。

诅咒敏感期会持续多久

▶︎ 一般情况下,几个月后就会消失。

如果大人处理得当,这种情况几个月后就会消失,此后,孩子很快会发现语言更多的魅力,这发现会让他像一个文学家一样刻意追求、努力寻找一些更美妙的语词,甚至开始纠正大人的语言。

▶︎ 但父母不恰当的反应会延长它持续的时间。

但现实却往往是父母的反应导致孩子的诅咒的行为被强化,反而持续的时间会因此变长。

想想当孩子说脏话斗狠的时候咱们的反应吧。讲道理、生气、制止、指责、愤怒甚至体罚,尤其是当孩子在外人面前这么做时,面子上过不去的大人反应更加激烈,担心不这么做就会被别人鄙视。

这些做法强化了孩子的认知,他会觉得爸爸妈妈的反应很有趣,会更多地通过这种方式来吸引我们的关注,观察我们的反应,但他并不清楚自己究竟错在哪里,会很困惑,好奇心并没获得满足,会继续试探,继续获得他期待的反应。因此,这样的方式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孩子的这种行为。

但如果我们明白,说脏话狠话仅仅是孩子一个阶段性的行为,就无须为此大惊小怪,平和淡定地面对就好了。如果我们不把它当回事儿,冷静地面对孩子的这个行为,他的这种行为反而会消除得更快。

当孩子“诅咒”时试试这么做

▶︎ 淡化处理。

千万不要反应过于强烈,反应越强烈,越容易激发孩子不断地使用诅咒性的用语,更重要的是孩子不会因此而感到羞耻,因为羞耻感是阻碍人发展的很重要的情绪。

关注孩子的这个行为,不打击、不制止,不指责,关注孩子在什么情况下说,说的时候的心情,一般孩子说这些的时候会有兴奋的感觉。

这对父母是个挑战,尤其当孩子在公共场所这么做时,需要我们有勇气来面对他人的质疑。

当然淡定不代表要赏识他的行为,在孩子理解能力足够好之后,在他清楚界限的前提下依然说脏话狠话,就说明他在挑战规则了。

▶︎ 堵住孩子学脏话的源头。

如果是身边家长常说“脏话”,孩子跟着学再正常不过,所以如果不想孩子学,那家长自己要做好榜样。倘若家里个别成人也有说脏话狠话的习气,孩子的这种行为就更难以消除了。

▶︎ 找到积极词汇替代。

3-5岁也是孩子书面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这个阶段孩子语言学习能力很强,语言也越来越丰富,在这个过程中,有的词会让孩子感兴趣,并积极应用产生满足感,叫积极词汇。爸爸妈妈可以帮孩子学会新的积极词汇代替“臭屁股”之类的词。

▶︎ 转化成游戏语言。

当孩子说“我要杀死你”时,可以试试这样对话。“是吗?我要是被杀死了,你就再也见不到我了。”“你去哪儿了?”“我就没了。”“我要把你砍断。” “要被砍断,就需要用胶水把自己黏好。黏不好就死掉了。我的身体就会很伤心”……

用游戏的方式让孩子明白结果,知道这样的行为会伤害别人,又不刻意,孩子很快会忘掉这个话题,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方面。

总之,诅咒敏感期只是阶段性的,不会永远延续。在试探过语言威力后,孩子自然会明白,那些友好、充满爱意的语言更令人感动,更能带给人温暖的感觉,引发对方热烈反应,自然也就会尝试其他方式来与人互动了。◉

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事宜请联系biz@yifumu.com.cn。

壹 父 母,懂 爱 的 父 母 都 在 这 里

以原创短视频+图文为主的

亲子教育新媒体及服务平台

如果你有家庭教育困惑或故事分享,

请邮件发送至love@yifumu.com.cn。

婴童在线©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