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要玩昆虫,妈妈上来一巴掌,孩子一句话妈妈愣住了

育儿
与孩子一起成长
2015年11月30日 21:23

木木和天天正在看一只受伤昆虫(有点像马蜂),飞不起来了,慢慢在地上爬着。这时又来了一个小孩,大概5、6岁的样子,他也凑过来看了看,然后突然伸手就拿起了昆虫。俩孩子赶紧说:“别动、别动。”这时男孩的妈妈一上来就甩了小男孩一巴掌,说:“什么东西,就瞎动。咬你怎么办?”

木木赶紧说:“别打人。”

男孩妈妈说:“你乖,你不用手拿,哥哥不听话,打他。”

木木说:“你可以告诉他(用棍子)啊。”

男孩的妈妈顿时就楞在那,而木木今年正好3岁。

3岁的孩子都知道,会蜇人的昆虫不要直接用手拿,可以用棍子扒拉就行。但是不必打人啊,你告诉“小哥哥”就可以了。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发现很多家长说自己孩子不听话,然后用各种打骂和惩罚的方式,但效果甚微,就如同上述的男孩妈妈一样。我们经常告诉孩子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比如:

手脏不能放在嘴巴里!”“不要瞎跑!”“不要玩筷子!“不要玩土!”“不要踩水!”……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可是,说了一百遍,孩子都不听。为什么呢?那是因为孩子正好是处在对什么都好奇的年龄,什么都不让做那是不可能的,说得多,按老话说就成了“二皮脸”了,什么都听不进去了。那怎么办?

告诉孩子可以做什么,比不能做什么重要、有效得多

其实很简单,告诉孩子可以做什么,比不能做什么有效得多。因为任何限制对孩子来说都是一种强化和诱惑。

举个例子来说:

“不要瞎跑!”可以换成:“不能在马路上瞎跑!可以在小区没车的地方、或者在小广场跑着玩是可以的。

“不要玩筷子!”可以换成:“跑的时候不能玩筷子!在大人的看管下,可以玩。”

“不要玩土!”可以换成:“玩土的时候别把土扬到自己眼睛和别人身上。”平时可以备一把小铲子,小树坑下可以铲铲土什么的。

……

记得上次见朋友,朋友的孩子还不到3岁,因为我陪他玩了会游戏,就老缠着我陪他玩。后来跟朋友谈事,小家伙一上来就打了我几下。朋友马上呵斥孩子:“你干吗啊?打人警察会把你抓走的。”看着孩子不高兴的样子。我知道大概缘由,于是蹲下来跟他说:“是不是还想跟阿姨玩啊?”

孩子马上说:“我还想玩刚才的游戏。”

我说:“好的,可是阿姨现在跟妈妈在说事,过一会再陪你玩。下次,你想跟阿姨说话,就轻轻的碰一下阿姨,阿姨就知道了。”

然后我就用手指轻轻的点了点他的胳膊,告诉他,就这样。然后孩子就乐了。然后他再叫我的时候,就用手指轻轻的碰我一下,而不是直接上来打我了。

朋友觉得特别惊讶,这孩子平时手没个轻重,怎么今天这么“乖”?我说,其实,不是孩子不乖,而是你没有教他怎么去做。

威胁他、惩罚孩子,最终不如告诉孩子怎么做。

婴童在线©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