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孩子以后能不能大口大口地吃饭,能不能比同龄孩子高一些,能不能长得健壮不生病,全在4-6个月能不能做好辅食添加的工作,稍不留神,没做好,将害孩子一辈子!
不知道如何科学地给孩子添加辅食?这不育果邀请了首都医疗爱育华妇儿医院儿童保健科主任张峰医生为大家带来一场关于宝宝辅食添加的在线讲座!大家反响很好!小编去粗取精,针对家长们关心和现场提出的问题,将专家讲课的关于辅食添加知识的精髓提炼出来,以便大家学习和借鉴!
辅食添加知识精髓提炼
张峰老师说
1.给孩子添加辅食的最佳时机
从4个层面来选择最佳时机
第一个层面,如果孩子的体重达到了出生时体重的2倍,或者已经达到6.7公斤了就可以考虑给孩子添加辅食。
第二个层面,看孩子的胃口,如果母乳喂养,每天喂养的次数达到6-8次,或者8-10次以上,如果人工喂养,每天孩子的喝奶量达到1000毫升,但孩子还会因为饥饿而哭闹,这个时候也可以考虑添加辅食。
第三个是流口水,流口水提示我们两点,一个是孩子唾液中的淀粉酶已经发育完善了,可以吸收淀粉类的食物了;另外一点是流口水说明孩子要长牙了,具备咀嚼功能了。
第四个层面是月龄,一般给孩子添加辅食的月龄是4-6个月。这个月龄段是味觉发育和孩子学吃的关键期,任何一种口味只要经过一段时间添加和适应,孩子都会接受!过了这个关键期,就不容易接受了,家长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
是否给孩子添加辅食大家以第四个层次,即月龄为主,其他三个层次都为辅,可以作为参考。
2.给孩子添加辅食的技巧
第一个技巧:遵循辅食添加的原则
第一个原则是,由少量到多量,从5克起步,观察孩子两三天大便,如果没有任何变化,皮肤没有起皮疹,孩子不呕吐,就可以逐渐加量!
第二个原则是,由稀到稠,以米为例,先从米汤开始,然后到米粉,再到煮得开花的粥,再到软软的饭,最后才能到成人吃的米饭。
第三个原则是,由软到硬,给孩子吃的食物要从软的开始,再到硬的, 因为孩子的胃还没发育完全,吃硬的食物消化不了!
第四个原则是,由细到粗,由小颗粒到大颗粒,以蔬菜为例,从最早期的菜汁,到菜泥,再到碎菜,最后再到我们吃的蔬菜,都要有个过程。
第五个原则是,少油少盐,少脂肪少糖。少盐少油,盐的化学成分是氯化钠,而钠吃多了会增加肾负担,孩子的肾脏还没发育好,此时盐吃多了容易造成肾功能损伤,所以一定要少盐。给孩子吃盐最早不能早于8个月,最好1岁以后给孩子吃盐。
另外,还要少吃含脂肪和糖的食物。因为孩子活动范围和活动能力有限,所以如果过多的摄入富含脂肪和糖类的食物,脂肪就容易堆积在体内,而导致婴儿期肥胖。这种肥胖会一直延续到成年。而且为成年后的各种疾病埋下隐患,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所以不要让孩子吃过多的富含脂肪和糖类的食物。
第二个技巧:不用奶瓶,用勺子和碗喂孩子
如果用奶瓶喂养就失去了我们给孩子添加辅食的初衷。我在门诊中就遇到过这样的妈咪,他们会把鸡蛋黄打成泥跟米粉或者牛奶活在一起放入奶瓶中给孩子喝,他们会认为这样做很简单很省事,但是这样做非常不好。
用勺子喂辅食最重要的就是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和吞咽能力,为以后能更好地过渡到吃固体的食物做准备。再有就是给孩子传递一个信息:奶瓶只是用来喝奶的,勺子是用来吃其他食物的,这样一来可以减少宝宝对奶瓶的依赖。
第三个技巧:根据孩子对味觉的需求来决定辅食在前还是在后
有的孩子喜欢奶粉的味道,有的孩子喜欢丰富食物的味道,这就要根据孩子对味觉的需求来决定是奶在前还是辅食在前。
如果孩子特别喜欢牛奶,就要先让孩子吃辅食,再喂奶加以补充,如果孩子喜欢吃各种辅食的味道,那就先让孩子喝奶,然后再吃辅食。这样可以顺利地给孩子添加辅食。
强调一点,即使给孩子添加了辅食,这个阶段婴儿的主餐还是奶,每天基本700-800毫升,不能少于600毫升,因为只有充足的蛋白质才能满足孩子的生长发育。
3.给孩子自制辅食要注意的事项
我们在给孩子自制辅食过程中一定要符合卫生的要求,不要因为我们的疏忽而造成孩子的消化道感染性疾病。
在选择食材的时候,一定要选择新鲜环保的食材。另外,食物种类,食物的软硬度,食物性状,一定要符合相应月龄段的孩子。
4.给孩子添加辅食的误区有哪些
第一个误区:过早添加辅食
门诊过程中,我遇到过这样的妈妈,他们觉得孩子不怎么爱吃奶粉,或者长得不是很健壮,于是在孩子3个月的时候就给他喂淀粉类食物。
这种方法是错误的,因为3个月孩子口腔内唾液腺内的淀粉酶还没发育完善,不能去消化淀粉类食物,可能会造成孩子消化不良的腹泻。另外也可能造成婴儿期肥胖,这种肥胖会一直延续到成年,而且也会为成年的某些疾病埋下隐患。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或者代谢指标的异常。
第二个误区:过晚添加辅食
什么是过晚添加,因为某些原因超过8个月才给孩子添加辅食,这就是过晚了。这样的喂养方式是错误的,如果是纯母乳喂养,孩子超过6个月,乳汁中富含的各种营养都处于下滑的趋势,就不能满足于6个月以上孩子生长发育的需要。
过晚添加辅食还容易造成孩子营养摄入不足,而导致牙齿萌出延迟。
第三个误区:始终给孩子添加细软的辅食
有的妈妈,孩子超过10个月还给孩子添加细软的食物,从没添加颗粒状或者比较硬的食物,这种喂养方式也是错误的。这样的孩子会出现牙齿萌出延迟的问题。另外,还会影响孩子整个口腔功能的发育。
还有,孩子到了2-3岁,正处于语言快速发育时期,这样的孩子容易出现语言发育的问题,比如口吃、构音障碍、发音不清晰等。
第四个误区:添加辅食后减奶量
有的粑粑麻麻认为添加辅食更重要,于是就减少了奶量,这也是个误区。婴儿期是孩子生长发育最快的时候,细胞数量要增加,细胞体积要变大,各脏器功能要完善,这些都需要有足够的蛋白质来支撑,所以添加辅食后不能减少奶量的供应。每天喂奶700-800毫升,最少不能少于600毫升。
第五个误区:强迫喂食
强迫添加辅食容易给孩子造成一个心理上的伤害。再有一个是如果我们尝试了10次20次甚至30次,孩子说什么也不吃,也许不是孩子不爱吃,而是吃了后对于他来说是一件不愉快的经历,也就说孩子对这种食物存在不耐受或过敏的问题,孩子吃了这些食物后,胃肠道会感觉不舒适,还可能会出现呕吐、腹泻、皮疹等,因为这些不愉快的经历,所以孩子就拒绝进食。
所以当孩子出现拒绝摄入某种辅食的时候,我们不要强迫孩子进食,要找对原因有针对性的解决。
5.对辅食不敢兴趣怎么办
孩子对某种辅食不敢兴趣,通常有三个原因。一个是食物的性状不妥当,二是孩子不喜欢这种辅食的口味,第三个是孩子可能对这种辅食存在不耐受或者过敏的问题。
孩子对某种辅食不感兴趣,家长要分析原因,然后再调整辅食喂养方案。而不是强迫喂养。
还有就是不要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给孩子喂养一种辅食,这样孩子也可能出现厌烦的现象。
6.辅食添加过程中要注意的其他问题
要密切观察孩子的变化,有没有呕吐,有没有拉肚子,有没有起皮疹等。通过观察我们可以确认这种辅食对孩子有没有不耐受或者过敏的问题。
添加辅食的顺序,从口感最不好的辅食加起,从最不容易引起过敏问题的辅食加起,比如鸡肉、猪肉、牛羊肉,最后再添加鱼和虾,临床过程中,我们很少发现孩子对鸡肉过敏的。
育果的努力一如既往,不断为育果粉奉上最专业、最权威的名家微讲座,请您随时关注我们的"mamayuguo"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