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二胎可不这样教孩子学说话了

育儿
说育儿
2015年12月09日 18:45

文|说育儿

莉娜是小编的好朋友,她的女儿雯雯今年五岁了。前几天雯雯五周岁的生日莉娜约了我们几个好朋友一起去她家里为女儿雯雯庆生。上次见到雯雯的时候她还在妈妈的怀里抱着吃奶呢,现在已经成了一位活蹦乱跳的小公举了,站在地上一边跳舞一边自言自语,引的大人们不停的笑。大概是玩累了,雯雯开始摆弄起自己的玩具,还拿过来几个给我玩,嘴里说着:“姨姨我们一起玩玩吧!姨姨你看,这是雯雯的车车,这是雯雯的小嘟嘟(猪猪),这是雯雯的娃娃,娃娃穿着裙裙呢,可漂亮了!”

雯雯不停的重复着叠音让我很是惊讶,五岁的雯雯完全可以认识她的玩具了却为何还要不停的用叠音去讲呢?直到吃饭的时候莉娜对雯雯说:“雯雯快把你的车车、嘟嘟、娃娃收起来,我们要吃饭饭喽!”

原来是妈妈一直用儿语与雯雯交流,才使雯雯到五岁了还在讲叠音词,误导了雯雯的认知。饭后我就和雯雯妈妈聊了这件事,可是莉娜却说到,用儿语与孩子讲话,是表现出了妈妈对孩子的爱与理解,拉近母子之间的感情,会让孩子觉得你很亲近而变得比较活泼开朗。

雯雯妈妈的话不无道理,但是小孩子在学说话期间家人有必要引导孩子正确的认知词语。孩子能流利正确的讲话时,妈妈多和孩子交流沟通,多陪伴孩子,孩子也是可以活泼开朗的,而并非只能通过与孩子一起讲儿语的方式。

在教孩子学说话的过程中,过多的使用儿语其实是一个误区,会延迟孩子正确的词语认知,拖延孩子完整讲话的阶段。那么还有哪些误区也是爸爸妈妈们经常会闯入的呢?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有二胎之后可不要再这样教孩子说话了哦!

误区一:家长模仿宝宝错误的发音

宝宝在刚开始学习说话的阶段,经常会因听觉分辨能力不完善和口、唇以及舌头等发音器官的不协调而导致发音不正确,比如会把“吃饭”说成“七饭”,把“狮子”说成“希几”等等。有些家长会觉得宝宝这样讲话很好玩,也会跟着宝宝一起来这样说,致使宝宝错误的以为他的发音是正确的而不再去改正。以至于很长时间宝宝都是用错误的发音去说话而很难改正。当宝宝出现发音错误的情况时,爸爸妈妈应该当即再用正确的发音重复几遍,这样很快随着孩子发音器官的完善就会将错误的发音改正过来了。

误区二:过分满足宝宝的需求造成宝宝语言滞后

在宝宝练习说话的阶段应该鼓励宝宝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如当宝宝渴了指着水杯的时候,妈妈不要当即就把水杯拿过来给宝宝喝水,而可以延迟一下宝宝需求的满足,逼着宝宝用语言去表达。或者妈妈可以装着不理解宝宝的需求问宝宝:“宝宝你要什么呀?”这样即使孩子还不能准确的表达他渴了的需求或者仅仅是对着水杯大叫也可以鼓励孩子去发音。妈妈在给孩子拿水杯的时候就可以边说话边去拿水杯“宝宝渴了啊,妈妈去给你拿水杯喝水!”拿过来之后可以指着水杯对宝宝说:“这是水杯!”

误区三:老人带孩子时不让老人用方言给宝宝说话

有些爸爸妈妈上班比较忙没有时间照看孩子,就将孩子教给家里的老人照看。但是又担心老人讲的是家乡方言影响宝宝语言的学习,就一再叮嘱老人带孩子的时候不要给孩子说话。这种做法不仅会让老人心里不好受,教坏孩子不尊重老人,也会妨碍孩子学习语言的环境。

孩子在学习语言的阶段需要不断的听着大人们说话的语言刺激,如果不让老人带孩子的时候说话,孩子就会变得很安静而不愿意说话。相反,孩子在学习语言阶段的学习能力是超强的,老人用方言教给孩子说话可以让孩子多掌握一种语言,而不会乱了孩子的语言学习,如果等孩子大了再去学习家乡方言反而会更难学成。孩子学说话的阶段后期父母注意培养孩子说普通话就不成问题。

小编有话说:爸爸妈妈对孩子的爱有千万种,而有太多的情况正是因为爱才会走入误区影响了孩子的成长。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不妨多多的自我反思,随时的去学习补充自己的育儿知识,爱孩子就和孩子一起成长吧!

婴童在线©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