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凌勤喝汤汤水水助发奶 台湾坐月子精髓你知多少?

分娩
广禾堂月子餐
2015年11月05日 21:56

天王嫂昆凌产前产后都依然青春美丽,被封作最美妈咪,她多次透露喂母乳的辛苦和成就感。她曾分享,过去其实自己常被说“肉”,但反而当妈后变瘦了,原因就是“坐月子就是乖乖的待在房间坐月子多喝汤汤水水,还有喂母奶瘦很快唷!”。

其实,昆凌产后快速恢复瘦身是有规可循的,因为昆凌产后坚持台湾古法坐月子,产后多喝营养汤汤水水,合理调理饮月子饮食。根源于闽南文化,台湾女人普遍相信,坐好月子足以让一个女人体质产生遽变,饮食是月子里最重要的环节,当然昆凌也不例外。

台湾坐月子古法源自客家文化

台湾坐月子文化源自闽南客家人,祖传了客家米酒、客家黄酒坐月子的方式。

客家妇女如此重视坐月子,一是为“传宗接代”,二是因为妇女是家庭主要劳动力(旧时农村妇女是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必须保证她们过好坐月子关,不要削弱体质,更不要留下病根。也因如此,许多客家农村许多七八十岁的妇女,腰板硬朗,手脚灵便,依然可以从事主要农村劳动,与相传坐月子的方法不无关系。

台湾坐月子,用台语形容产妇在产后的个月内要留在自己的房间里,俗称“坐月内”(闽南语发音)。一般坐月子天数,最基本至少三十天,也有的是坐四十二天。传承古法,与时俱进,台湾人从古法工艺升级以米酒萃取的月乃汤作为坐月子滋补、发奶圣品。坐月子期间,台湾女性特别重视月子饮食料理,坚持米酒精华煲汤进补。

台湾“坐月内”汤头的精髓

传承月子文化并有所发展,台湾人将米酒精华进一步“进化”,运用了巧妙的“加减法则”── 一是“减去”酒精、二是“加进”天然的草本精华,为米酒水升级为“月乃汤”。现代台湾“月内”用的的汤汤水水,大都是把米酒精华祛除,加入香橼、肉桂、干姜、小蓟、白芷和甘草等汉方草本,行气活血成为台湾闽南人坐月子里必不可少的基底。

通常坐月子期间,台湾妈咪一般每天三正餐三点心。所吃食材,也都比较讲究:一要富有营养利于补身子的,利于增加奶汁;二要选择“温、热、平”性的食物,禁食寒、生、冷食物。

饮用水要喝一种由很多属于温热性配料例如月乃汤,一渴就喝,整个月子,当解喝的饮料摄取水分,不论用来煮汤、冲泡都相当普遍。

正餐方面煮饭菜都要用麻油和洒,麻油鸡、麻油饭、麻油猪肝等。要多喝汤,用米酒精华炖煮煲汤,可以让新妈妈补充营养的同时,促进发奶。一般都要喝鱼汤、鸡汤、猪脚汤,主要是产奶用的,煮的饭菜最好不加盐,吃得很清淡,如果加料也一定是热性食材如先下油锅用麻油将姜炒熟。

“月乃汤”,从米酒内萃取升华,保留发酵过程中产生的葡萄糖、糊精、甘油、碳酸、矿物质及少量的醛、脂,更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

月乃汤保留了米酒水内的这些菁华:

◆米酒内能量是啤酒的4倍左右,是葡萄酒2倍左右

◆含10多种氨基酸,其中8种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而又必需的

◆含微量物质、维生素

◆米酒还能同肉中的脂肪起酯化反应,生成芳香物质,使菜肴增味。

◆剔除酒精成分,避免对产妇、宝宝有害

◆含香橼、肉桂、干姜、小蓟、白芷和甘草等天然植物,协助食物发挥滋补气血之效。

遵循古法坐月子药食同源发奶有方

遵循古法坐好月子,直接关系到两代人的健康,更关乎全家人的幸福。传统台湾人传宗接代的观念已根深蒂固,月子里的饮食不仅是为了产妇,宝宝也需要透过母乳获取营养,所谓的“一人吃两人补”。

现代台湾人普便相信透过萃取米酒,把米酒内的酒精成分去除,才不会让残留产妇血液中的酒精通过母乳喂养传给宝宝。

而且,相信药食同源更滋补,更有利于产后恢复和宝宝健康成长。月子里,台湾人会选择好的营养发奶食材,搭配米酒精华煲各种滋补汤,比如麻油鸡汤、鲫鱼、鲈鱼、鲶鱼汤、猪蹄汤、山药炖排骨、红豆汤、扇贝汤等,来帮助产妇畅通气血、促进泌乳,从而保证宝宝的口粮和产妇的身体恢复。

婴童在线©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