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胎防早产,卧床休养是关键

分娩
育儿亲子堂
2015年11月11日 19:36

安胎大不易!特别是高龄产妇。不过,怀孕妇女长时间卧床安胎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又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安胎是什么?

安胎最主要的目的是希望能将肺部尚未发育成熟的胎儿尽可能的留在妈妈肚子里,延长胎儿在妈妈肚子里的周数、减少早产的机会。

一般来说,若能确保胎儿在腹中待足37周,则可称之为「足月生产」,而在37周前,出现产兆的就叫做「早产」,最常见的症状包括阴道出血、下腹疼痛、以及早期破水。

虽然上述症状中提到的阴道出血现象未必会伴有宫缩的情况,但却可能代表腹中胎儿有胎盘位置太低或者胎盘着床不稳定的状况。建议应进一步透过超音波检查胎盘的位置,以及评估胎儿的成熟度。至于有无子宫异常收缩的问题,则额外需利用子宫收缩监视器来判断收缩的频率与强度。

成功安胎2关键!4类药物+休养不可少

如果在36周前有孕妇出现异常阴道出血、规则的子宫收缩,甚至激烈的子宫刺激,就可能需要透过适度的安胎来以治疗、延长胎儿在妈妈肚子里的周数。陈贞蓉医师指出,一般来说,在临床上安胎有2大要点,分别是休息与服用安胎药物;其中药物部分又可分为使用黄体素、硫酸镁、钙离子阻断剂以及注射安胎针等4大类:

1黄体素

早期怀孕的药物通常是黄体素,黄体素是怀孕早期最重要的荷尔蒙,可以帮助胚胎的着床及子宫的稳定。

2安胎针

通常所用的安胎针,一般用于20周以上的孕妇,有口服或针剂注射,其作用是要抑制子宫的收缩,可以随着子宫收缩的强度来调整剂量,常见的副作用有心悸、恶心、血糖增高、血压降低。

3硫酸镁

利用镁离子替代钙离子来抑制子宫收缩,较常用于合并有妊娠高血压来抑制癫痫的发生,现在越来越常用于早期宫缩的抑制,副作用有心脏呼吸的抑制、血压降低等。

4钙离子阻断剂

可以抑制平滑肌及子宫的收缩,可以口服,可能发生潮红、低血压、恶心或晕眩的副作用。

小编提醒:

除了依据准妈妈个人生理状态施以合适的安胎药物外,足够的休息静养(绝对卧床休息、不要走动)更是成功安胎的重要关键。若单纯只服用药物而不休息,将无法有效的达到安胎目的。

婴童在线©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